第05版:时报周末·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家话剧院新剧《兰陵王》首演
深入情感哲思探索话剧民族化

  据新华社 国家话剧院新创话剧《兰陵王》7月11日晚在国话剧场首演。在中国话剧110周年之际,该剧通过深层次的民族情感和道德哲思,力求进一步探索中国话剧的民族化。

  话剧《兰陵王》从北齐名将兰陵王的传奇故事发展出全新的情节,将兰陵王设置成一个因目睹父王被害而用女儿态掩藏真性情的柔弱王子,齐后为唤回兰陵王的男儿血性,交予他先王遗物——神兽大面,戴上大面的兰陵王神奇般地平添雄伟气概,在战场上所向无敌,却也同时走到冷酷无情、暴虐可怖的人性另一个极端。最终,齐后用母性的牺牲帮助兰陵王告别迷途,回归本我。

  身为戏曲作家的罗怀臻首次涉足话剧。他说,希望借历史题材以当代观念对人性进行深刻的探讨,刻画人性中“羊性”和“狼性”的两极,拷问灵魂的真实和人性的复杂。

  该剧导演、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王晓鹰在剧中大量运用了戏曲、傩戏等民族元素,让演出更具趣味性。王晓鹰说,在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之际,作为舶来品的话剧“民族化”探索绝不应是用简单的戏曲形式作为色彩和装饰来讲中国故事,而是运用具有现代舞台艺术品格的跨文化呈现,传递出深层次的民族情感和道德哲思,在自己“中国意象现代表达”的探索创新上不断走向深入。

  本剧在舞台效果上突破了写实模式,具有魔幻色彩和象征性。悬挂于舞台上方雄伟巍峨的神武宫房顶,像是一个巨大的铁笼子,囚禁着剧中的人物内心。随着灯光变幻,衬于舞台底幕的巨大面具支离破碎,巨幅红绸从天而降,铺满舞台,剧中人物在鲜红中找回了迷失的本心,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剧中音乐气质也侧重民族与现代相融,其中加入了西凉乐龟兹乐的元素,仿佛将观众带领到幽暗冰冷的宫闱,或是刀光剑影的战场,外化人物情感,烘托舞台气氛,表现生命的复杂与艰难。■白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焦点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7版:特刊
   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什么样的电影才能叫好又叫座
深入情感哲思探索话剧民族化
图片新闻
文学研究也应关注“民生”
“一面百样、一面百味”
文学仍是电影创作薄弱环节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文化05深入情感哲思探索话剧民族化 2017-07-15 2 2017年07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