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脸谱的制作
全饰京剧脸谱的制作从设计到完成一般需要近百道工序,其主要制作过程分四个方面:
第一步雕塑成型:其中包括形象设计、胎模制作、翻制成型、细部加工等。
第二步脸谱绘制:根据生、旦、净、丑四个行当舞台形象的不同特点,采取四种不同的绘制方法。其绘制过程一般需要8道工序,其中旦角的绘制要用5种材质颜料和4种配料,经12道工序才能完成。
第三步头饰制作:根据京剧舞台人物形象整体的装饰,大体分为盔帽制作、翎尾制作、髯口制作、服饰制作和配件制作等。
第四步整体组装:绘制成型的人物脸谱与其所需要的盔帽饰品在背板上组合成型。
■记者 毛海萍
“弘扬国粹,脸谱传情”——“京剧脸谱”非遗传承人李嘉华作品展正在区图书馆平凉馆一楼大厅展出,由区图书馆和大桥街道共同举办,展出了李嘉华各类脸谱工艺品、画作百余件。展期至4月22日。
作者李嘉华是杨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脸谱”的传承人。他自幼受父亲熏陶,喜爱京剧、绘画,其父用水彩颜料画在纸上的戏剧人物脸谱深深地吸引了他。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少年李嘉华在父亲的启发下,开始尝试在泥坯模型上作画。他根据对京剧的研究,结合自己的想象,在石膏材质的脸形上,用彩绘、编织、刺绣等手法,制作出形态各异、色彩丰富、变化多样的脸谱作品,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关于脸谱的来源,一般的说法是来自假面具。京剧脸谱艺术是广大戏曲爱好者的非常喜爱的一门艺术,国内外都很流行,已经被大家公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京剧脸谱色彩十分讲究,看来五颜六色的脸谱品来却巨细有因,决非仅仅为了好看。不同含义的色彩绘制在不同图案轮廓里,人物就被性格化了。其中各种人物大都有自己特定的谱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因而,脸谱被誉为角色“心灵的画面”。
红色一般代表忠勇侠义,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黑色一般代表直爽刚毅,勇猛而智慧,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白色一般代表阴险奸诈、刚愎自用,表现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紫色一般代表刚正威武,不媚权贵,表现智勇刚义的人物形象,如荆轲;黄色一般代表勇猛而暴躁,表现枭勇、凶猛的人物,如宇文成都;绿色一般代表勇猛、莽撞,表现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如武天虬;蓝色一般代表刚强阴险,表现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金色、银色一般代表神仙高人或妖怪,表现神怪人物,如孙悟空、杨戬等。
除了色彩外,京剧脸谱图案也非常丰富,大体上分为额头图、眉型图、眼眶图、鼻窝图、嘴叉图、嘴下图。每个部位的图案变化多端,有规律而无定论,如包拯黑额头有一白月牙,表示清正廉洁;孟良额头有一红葫芦,示意此人爱好喝酒;杨七郎额头有一繁体“虎”字,显示其勇猛无敌;姜维额头画有阴阳图,表示神机妙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