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时报周末·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史上最严”洋奶粉新规实施

  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厉”的洋奶粉新规近日起实施。按照国家质检总局规定,从4月1日起,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中文标签必须在入境前已直接印制在最小包装上,不得在境内加贴;5月1日起,未经注册的境外生产企业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允许进口。

  下月起禁止境内分装

  2014年,针对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一系列法规将陆续实施。例如,在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质检总局关于加强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管理的公告》中明确规定:自2014年4月1日起,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中文标签必须在入境前已直接印制在最小包装上,不得在境内加贴。产品包装上无中文标签或者中文标签不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一律按不合格产品做退货或销毁处理。

  除了无中文“身份证”的进口奶粉不得入境外,国家质检总局还要求从5月1日起,未经注册的境外生产企业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允许进口;不得进口大包装婴幼儿配方奶粉到境内分装。食品监督专家指出,该项制度的开展,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源头监管。

  贴中文标签防“假洋鬼子”

  记者在沪上多家商场和超市看到,各洋品牌为了表明自己的“洋”身份可谓各显神通,有的标“原装进口”、有的标“原装原罐进口”……不过,一些在国内比较知名的洋奶粉标签均已印刷在奶粉罐体上,标签上包括原产地、配料表、营养成分、贮藏方法、进口商、生产地址等信息。

  不少市民认为,在判断购买的奶粉是不是进口奶粉时,大多以加贴中文标签为主要判定依据,这就给一些“假洋鬼子”钻了空子。记者登录淘宝网浏览发现,海外代购的奶粉基本上是加贴的中文标签,有些甚至是全外文标签。事实上,网店销售的所谓“代购奶粉”安全风险比较大,不但监管部门监管困难,一旦出了问题,维权也比较困难。

  专家指出,目前市场上洋奶粉分为几种,一种是原装进口的,这种奶粉指的是原产地注册,生产、包装也都在原产地完成;一种是进口大包装婴幼儿配方奶粉,再在国内分装,这种奶粉容易存在二次污染问题;还有一种是国内企业去国外注册一品牌,奶源可能来自国外,但生产、包装等全部在国内完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旅游
   第03版:时报周末·艺术
   第04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5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第08版:时报周末·影视
业内人士解读“最低工资10要点”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公布 2014年高考各科时间安排
区长在线欢迎参与
“史上最严”洋奶粉新规实施
上海海关取消自贸区进境货物通关单验核
清明假期高速公路免费通行
上海成为毕业生选择 工作最“理想”城市
遗失声明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资讯05“史上最严”洋奶粉新规实施 2014-04-05 2 2014年04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