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玩”出来的世界冠军

  ■记者 毛信慧

  他,4岁迷上乐高玩具,7岁开始发明创造,18岁有了自己的专利,22岁获得世界冠军……

  在李睿深的俱乐部里,一群5、6岁的孩子正在他的指导下学习如何用乐高器材搭建机器小动物。这是李睿深目前开设的《机器人入门》课程,在他的课堂上,这些看似简单的玩具搭建步骤,涵盖了结构搭建、计算机编程等多个领域,但他并不急于教会孩子们某项特定的技能,“我只是把自己多年来‘玩’出来的经验传授给他们,希望孩子们中能诞生未来的发明家。”

  在朋友眼中,李睿深是个名副其实的“机器达人”。他制作过魔方机器人、井字棋机器人、足球机器人、勘探机器人……一个小机器人一天就出世,一个下棋机器人两个月内诞生,一个会玩转魔方的机器人五个月问世……痴迷机器人19年,从小学起,李睿深就开始用乐高搭建自己构思的小物件,几乎每周都有“创造发明”诞生;高一时,他设计的机器人获得国际机器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高三时,他带着自己制作的机器人来到上海参加保送生考试,被上海理工大学提前录取;大四时,他代表学校赴美参加世界头脑奥林匹克决赛,和队友们一举摘得世界冠军。

  在李睿深看来,自己的世界冠军其实是“玩”出来的。“我是一个‘玩家’,很多东西都是从‘玩’中学会的。”说话间,他从桌上拿起一个魔方,在手上一阵翻飞,一句话还没说完,魔方已经复了原。“这不算什么,我还能蒙着眼睛复原魔方。”目前在创作中的第三代魔方机器人,正是李睿深结合了自己喜欢玩乐高、魔方和编程等多个爱好,而构思出来的。

  李睿深在海南长大,4岁时,父母带他去旅游时给他买了第一套乐高玩具。此后李睿深便痴迷上了,每年都要父母为自己从上海买一套新的。起先,父母还会陪着李睿深一起玩,但很快他们就发现没法给他更多的指导了,于是李睿深便开始自己“创造发明”。大学期间,李睿深还用课余时间做乐高教师培训和课程研发,“等到毕业时才发现,不经意间已经积累了很多资源,创业似乎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生活中,李睿深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高中时,他凭借“能追踪声音的话筒”获得了自己的发明专利。当看到学校师生在当众讲话时不时需要调节话筒高度,很不方便,他就想着能不能做一个可以追踪声音的话筒,让话筒能根据使用者的身高自动调节高度。李睿深设想,在话筒上下两端各安装一个声音传感器,“当人高于话筒时,上端的声音传感器值就会比较大,电动机会正转,话筒上升,反之,话筒就会下降,而当人与话筒高度适当时,上下两个传感器差值就会很小,电机停转,话筒就能固定在比较适当的位置了。”根据这个原理,他先用乐高积木搭出机器人模型,成功后又改成实物。正是这个发明,让当时年仅18岁的他有了自己的专利,并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艺术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6版:抑郁症:自救与拯救
   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第08版:时报周末·图说
“玩”出来的世界冠军
报头
杨浦时报一版要闻01“玩”出来的世界冠军 2014-05-17 2 2014年05月1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