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城市的发展带动着社区的日益现代化,但老城厢的生活也有其传统的节奏和需求。可如今配钥匙、修阳伞、磨菜刀这些生活服务项目,变得“稀缺”起来。在大桥街道,有这样一辆“满载”便民服务的“大篷车”,带着这些弄堂里的“老手艺”,每月“开往”辖区内的各个居委会巡回“客串”,成为不少社区居民的好帮手。
近日,在位于河间路的大桥街道社区生活服务中心门口,理发、修伞、补鞋、配钥匙、修家电等各种便民服务项目一字排开,引来周边社区的居民积极光顾。服务明码标价:磨刀3块钱,理发3块钱,修伞大骨子2块、小骨子1块,换手表电池7块钱还能保修一年,基本只收成本价,十分亲民。
便民服务的“大篷车”搭载着的这些手艺人,有的是摆摊做生意的小贩,有的则是掌握一技之长的居民,作为大桥街道社区生活服务志愿者,以每月一次的频率巡回在居委会里开展服务。
“生意”最好的要数磨刀师傅,每次他的磨刀车一停下,总有不少拿着剪刀、菜刀的居民来排队。修手表的志愿者已是满头银发,戴着修钟表的专业放大镜,边专心修理边向“顾客”表示歉意:“我眼睛不太好,你要等等,要等等。”
“社区生活服务中心的首要宗旨就是便民,为老百姓提供‘贴肉’服务,靠的就是把能利用的资源都用活。”大桥街道社保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大桥街道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建设是按照“一个总部、一支志愿者服务队、一批服务加盟商户”的“三个一”服务格局设计的。从2012年12月开始运营以来,目前加盟商户已达35家,承诺对大桥辖区内的特殊困难居民实行优惠服务。这些定点的统一挂牌加盟商户和流动的走街串巷便民“大篷车”,整合资源,动静结合,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