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生活·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电商接通买菜“最后一公里”

  买米买菜,不再需要“身体力行”把东西拎回家,也无需带钱包,只要拿出手机在菜场里扫一扫,或者坐在家里上个网,新鲜蔬菜水果就能快速送上家门,而且价格更便宜——这样的好事日前让家住延长西路的丁阿婆碰上了。原来,家门口的合阳菜市场里开了沪上首家社区信息消费服务中心,试图通过O2O2F创新模式解决社区居民买菜“最后一公里”难题。

  家门口买菜还能“追本溯源”

  这家开在合阳菜市场的“聚邻”新概念门店,没有蔬菜瓜果的踪影,却多了两台电脑和满墙印有二维码的实物图片。“商品交易全都通过网络搞定。”“聚邻”公司董事长孙岳麟介绍,社区居民只要在门店注册成为“社区信息消费服务中心”新用户,就可在任何地方下单买菜了,不会上网的中老年人可以到门店选购。居民既能到门店的冷柜中自取新鲜蔬菜,也可选择送货上门。

  上海瀛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聚邻”的农产品供货商之一,董事长李逸俊说,过去把崇明当地农产品运到上海市区,不仅运输成本高,而且由于从田间到餐桌链条中的信任缺失,农产品还不一定畅销,现在这种顾虑小多了。瀛联的崇明大米在“聚邻”预售,记者看到,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大米在哪里生长、用过什么肥料、长势情况等都可以被追溯,“我们试图通过网络,把最真实的生产链条展现给居民。”李逸俊说。

  菜市场不卖菜,蔬菜从田头直接送上居民餐桌,中间环节的压缩也降低了蔬菜价格。记者看到,店内可供选择的生鲜蔬菜多达50种,卷心菜每斤1.5元,青椒每斤3.2元,基本比市场同类商品价格便宜两成。

  社区电商打通民生“痛点”

  市商务委发展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齐晓斋认为,像“聚邻”这样开在菜场的社区电商比大卖场更接地气,它像是联通线上、线下与居民家庭的枢纽,让冷链食品和农副产品实现供应链和消费链的无缝对接,直达居民家中。

  孙岳麟透露,目前“聚邻”一家门店能覆盖附近五个社区,预计能为周边80%居民提供服务。针对不会上网的中老年人,“聚邻”还将推出送菜上门的月度、季度服务,根据老人的选择,每周配送两次蔬菜,让老人无需再跑菜场。

  据了解,“聚邻”社区信息消费服务中心背后的这个O2O2F新商业模式已申请包括“互联网智能裂变技术系统”、“站群管理系统”等在内的五项专利。未来,该平台还将延伸出家政服务、物业报修、医疗挂号等全方位社区生活服务项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人大代表专刊·第七期
   第07版:生活·资讯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国内首个地铁博物馆迎客
信息快报
中国新闻摄影高层论坛举行
电商接通买菜“最后一公里”
80名家装检验师持证上岗
三处青年公寓变更为公租房
节目预告
杨浦区部分菜市场主要蔬菜品种周平均价格信息专项公布
杨浦时报生活·资讯07电商接通买菜“最后一公里” 2014-10-28 2 2014年10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