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杏林仁医泽被浦江 仁心仁术惠及百姓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学科特色和人才发展实录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的前身是上海第二劳工医院,始建于1948年。经过近70年的发展与积淀,医院已成为一所能够提供综合性医疗和保健专业技术、开展多层次教学与人才培养、承担临床科学研究任务的现代化三级综合性医院和大学附属医院。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以技术特色带动学科发展,以质量管理保障学科建设。目前,医院具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职业病科,市医学重点专科妇产科、骨科、胃肠外科,市重要薄弱建设学科全科医学科,以及6个区医学重点学科。医院坚持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共举,强调“出政策、搭平台、专长化、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机制,设定明确的人才梯队建设目标,围绕人才自身主攻方向、技术特点和学科体系建设进行总体布局,分类指导。目前,拥有186名高级职称医师,25名硕博士生导师,并有26人入选区卫计委百医登高人才培养计划,6人入选区第八批拔尖人才,4人入选上海市青年医师培养计划。

  近70年来,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在为患者和社会群体的服务与自身发展中,凝练出“仁、诚、勤、和”的办院精神和“责任·关爱”的核心价值观。迎着“十三五”的春风,全体医护人员上下一心,朝着“建设一所好医院,老百姓信赖的好医院”的愿景砥砺前行。

  总院:上海市腾越路450号;安图分部:上海市延吉东路200号;中原分院:上海市开鲁路500号。

  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人才简介

  于德华,医学博士,同济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院长、同济大学医学院全科医学系主任。

  专业特长:全科医学;医院学科建设与管理;管理心理学与人文医学。

  学术兼职:教育部医学人文素质课程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脑科学与行为医学》《中国医院》和《中国全科医学》等杂志编委。曾获上海市首届卫生事业管理成果奖、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上海市第三届医务青年管理十杰”、“上海市浦东新区新长征突击手”称号,柴田洋子青年精神医学奖和粟宗华精神卫生奖。

  程忠平,医学硕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副院长,妇产科主任,同济大学妇科微创研究所所长。

  专业特长:妇科微创技术治疗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肿瘤,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专家门诊:(总院)周一下午。

  学术兼职:上海市医学会妇产科学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妇幼健康研究理事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妇科内窥镜学组副组长。曾获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享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各级课题20余项,发表40余篇论文(SCI 16篇),主编《妇科微创技术基本功》,参编4部专著。

  尹路,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副院长、外科主任。

  专业特长:结直肠癌根治术;家族性息肉病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综合治疗;贲门腺癌、胃癌根治术;短肠综合征综合治疗;肠瘘综合治疗。

  专家门诊:(总院)周二下午。

  学术兼职:中华医学会结直肠肛门学组委员、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肿瘤外科和跨学科诊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结直肠癌协会亚太分会主席、中国临床肿瘤协会结直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多项。完成全国首例肝小肠整块联合移植、亚洲首例七脏器器官簇联合移植。参加《外科手术学全集-普通外科卷》《临床肠内肠外营养支持》《肠外瘘》《钱礼外科学》等六本外科论著编写。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10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课题,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课题。

  张世民,医学博士,博士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骨科主任。

  专业特长:创伤骨科与显微外科,在老年髋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及四肢远端蒂皮瓣方面有深入研究和丰富经验。

  专家门诊:(总院)周一上午,(安图分部)周二下午。

  学术兼职: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常委、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国解剖学会临床解剖学分会副主委、上海市医学会显微外科专科分会委员会副主委、上海市医学会骨科专科分会创伤学组委员,《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国际骨科学杂志》《实用手外科杂志》等杂志编委。荣获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曾获得上海市科技发明一等奖、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医学论文200余篇, SCI论文40余篇。合作主编出版专著7部,副主编及参编专著20余部。以项目主持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上海市科委基金2项。

  林谋斌,医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普外科副主任、转化医学中心主任。

  专业特长:各类胃肠肿瘤腹腔镜微创根治手术,尤其是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 顽固性便秘的微创手术(改良Duhamel手术); 克罗恩病的微创手术; 溃疡性结肠炎和家族性息肉病的IPAA手术; 直肠脱垂的微创手术及直肠阴道瘘的手术治疗。

  专家门诊:(总院)周一上午。

  学术兼职:中国抗癌学会大肠癌分会TEM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普外分会青年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普外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委员、上海市疾控中心肿瘤外科和跨学科治疗委员会秘书、国际大肠癌协会亚太分会秘书长。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13篇,在国内核心期刊中发表文章16篇;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课题。

  盛敏杰,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眼科主任。

  专业特长:角膜病诊治、角膜移植、白内障、青光眼、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及手术学。

  专家门诊:(总院)周一全天,(安图分部)周三上午。

  学术兼职:上海市医学会眼科委员会委员兼角膜病学组顾问。

  曾获上海市十佳医德高尚奖;上海市十佳医生;上海市劳动模范;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国家发明三等奖;上海市临床医学成果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部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6项,同济大学教改课题1项。发表论文60余篇,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9篇。

  凃意辉,医学博士,副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关节外科主任。

  专业特长:擅长髋、膝关节及肩关节疾病(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半月板损伤、肩周炎、肩袖损伤)的微创治疗。

  专家门诊:(总院)周三全天。

  学术兼职: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及风湿病专业委员会青年专家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生物骨科材料临床研究杂志》编委。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3篇;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重大科研项目。

  朱晓萍,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主任。

  专业特长:肺栓塞、肺癌早期诊断及规范化治疗、肺部感染、以及慢阻肺和哮喘的精细化治疗等,擅长纤支镜技术。

  学术兼职: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评议人、《中华临床医学杂志》审稿人、《中华肺部疾病杂志》《上海医药杂志》编委。曾获得上海市浦东新区学科带头人优秀奖;上海市浦东新区工会科技创新三等奖;上海市浦东新区医务工会职工创新一等奖。作为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6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课题,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外专局项目。

  李智,医学硕士,主任医师,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检验科主任,研究生导师。

  专业特长:临床血液学、临床免疫学检验。

  学术兼职:中国医师协会上海检验医师分会委员,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临床检验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专业管理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肾脏疾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检验医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技术评审员。曾获得同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作为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4篇;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课题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

  陈轶卉,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眼科副主任。

  专业特长:角膜病诊治、角膜移植、白内障手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黄斑疾病诊治。

  专家门诊:(总院)周三上午,(安图分部)周二上午。

  学术兼职:上海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学组成员、《Ocular Immunology and Inflammation》杂志审稿人。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8篇SCI论文,累计IF23分,最高IF 5.578分。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2篇;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项目,获得同济大学青年优秀人才培养行动计划,以第一发明人申请专利1项。任SCI杂志Ocular Immunology and Inflammation审稿人。

  匡兴亚,医学博士,副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职业病科主任、同济大学医学院职业与环境医学研究所所长。

  专业特长:急慢性职业中毒诊治、尘肺病诊断和综合治疗、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学术兼职:第七届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职业病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职业病与环境医学专科分会第四届委员会主任委员。曾获得中华预防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获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项目、上海市局级项目。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11篇。

  刘晓东,医学博士,副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骨科副主任。

  专业特长:脊柱外科,擅长腰椎疾病的微创治疗。

  专家门诊:(总院)周四上午,(中原分院)周二上午,(安图分部)周四下午。

  学术兼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中国骨与关节杂志》通讯编委。2011年荣获上海市卫生系统十三届“银蛇奖”提名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课题;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课题。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5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

  王宏保,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心内科副主任。

  专业特长:顽固性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综合治疗;心律失常的诊断治疗。

  专家门诊:(总院)周二上午(2016年2月开始),(中原分院)周二下午。

  学术兼职:上海市医学会行为医学专科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参编《心血管疾病新论》与《复杂心律失常心电图》。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9篇。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

  王蕊,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内科主任助理。

  专业特长:血栓性疾病。

  专家门诊:(总院)周二下午。

  学术兼职:中国病理生理协会会员、《血栓与止血》杂志编委。

  曾获得2013年 “上海市卫生系统第14届银蛇奖”提名奖;2013年上海市杨浦区“百医登高培养工程”, 2011年 “上海市杨浦区名医师人才计划”。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3篇,在国内核心期刊中发表文章10篇;承担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课题。

  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学科简介

  职业病科

  职业病科成立于1962年,2011年创建为国家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开展9大类法定职业病的诊断和治疗,拥有职业健康检查甲级资质。建有同济大学医学院职业与环境医学研究所,是上海市职业病诊断医师培训基地和国家级卫生监督培训基地,负责制订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共8项,参加制订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共7项,占近年来所修订国家职业病标准的40%。承担国家科技部、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和上海市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部、市级科进步奖7项。

  职业病科以尘肺的综合治疗、减压性骨坏死的早期诊断、铅中毒的诊疗以及急性化学物中毒的救援为医疗特色,参与市内外急性职业性中毒的救治工作,成功救治急性氟中毒、急性氩气中毒等。

  妇产科

  妇产科是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微创治疗”“女性盆底疾病的综合治疗”和“妇科肿瘤的微创诊治”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技术特色;建立了亚太理事会妇科内镜培训中心、国家卫生部妇科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和同济大学医学院妇科微创研究所,其影响力辐射全国。

  微创治疗子宫肌瘤,保留子宫,做完美女人。子宫肌瘤是育龄妇女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传统手术治疗方式是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患者失去子宫,对女性的身心健康产生巨大影响。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妇产科应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挖出术治疗子宫肌瘤,使子宫保留率从原来的10%提高到60%;“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机制研究”获上海市医学科技奖。

  多学科诊疗,让女性告别尿失禁的禁锢。尿失禁对于中老年女性已成为一种“难言之隐”,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女性盆底疾病诊疗中心”融合妇科、中医科和康复科等多学科治疗女性盆底疾病。轻度患者可通过盆底肌锻炼、理疗和中医保守治疗,中、重度可采用尿道中段悬吊术的微创手术治疗,通过支撑膀胱尿道于正常位置使其恢复正常功能,术后控尿效果好,不易复发。

  骨科

  骨科是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擅长老年骨科疾病的综合治疗,微创技术治疗腰椎疾病、手足关节疾病、膝关节疾病等,承担多项国家级研究项目,获得多项研究成果;其中“四肢远端蒂皮瓣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得2014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在“2015年度中国医学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上,骨科跻身全国骨科专业科技影响力百强科室。

  多学科诊疗老年髋部骨折,让老年人安度晚年。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生越来越多,髋部骨折使人不能站立行走,给个人及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担。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骨科开展多学科合作的协同治疗模式,对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闭合复位插入头髓钉固定。这类微创手术,术中操作时间较短,大多数老年患者都能耐受,有利于心肺等重要器官恢复,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早期康复。

  微创手术,矫正拇外翻,为“鼠标手”松绑。拇外翻、腕管综合征(俗称“鼠标手”)都是现代社会带给职场白领的“隐痛”。拇外翻是因为长期穿着高跟鞋引起的足趾畸形,较轻者可通过拇指功能锻炼、支具、矫形鞋等缓解症状,程度较重者通过微创手术,包括软组织手术、骨切除术、矫正第一跖骨内翻截骨术、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等进行治疗。腕管综合征是由于腕管的正中神经受压引起的拇、食、中指及一般环指的麻木,这样的麻木感可致患者夜间“麻醒”。骨科采用的微创小切口手术为正中神经“松绑”,患者几乎术后当晚就能感觉到麻木感消失后带来的安心睡眠。

  三大微创技术,解除慢性腰腿痛患者的痼疾。慢性腰腿痛是由于腰椎间盘髓核突出压迫神经组织而引起的一组症状,许多患者经过长期保守治疗症状无法缓解。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骨科开展三大脊柱微创技术:“臭氧髓核消融术”“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和“新型椎间孔镜技术”,通过椎间盘减压,消融部分椎间盘髓核组织,降低椎间盘内的压力,从而缓解椎间盘突出对神经根的压迫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是目前同类手术中对病人创伤最小、效果最好的椎间盘突出微创疗法。

  精确单髁置换,还您健康膝关节。膝骨关节炎,俗称“长骨刺”、“骨质增生”,是中老年人中最常见的导致膝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疾病之一。在病变早期和中期,膝骨关节炎的软骨磨损主要集中在胫骨平台前内侧,膝关节单髁置换微创手术“精确制导”,通过对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治疗,阻止了病变向其它间室的蔓延,不仅手术创伤小,而且保护膝关节健康部分,避免进一步恶化。

  胃肠外科

  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胃肠外科擅长大肠癌微创治疗、低位直肠癌保肛、肝胆管良恶性梗阻微创介入治疗、顽固性便秘手术治疗、糖尿病肥胖减重手术和腹腔镜治疗疝气。通过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胃肠外科与转化医学研究所平台,研究“大肠癌的化疗疗效的预测”和“大肠癌的易感性”,其转化医学研究成果将帮助大肠癌患者在化疗药物的选择上更有针对性,控制治疗费用,降低化疗药物毒副作用。

  微创手术,超低位直肠癌也能保肛。我国大肠癌发病率逐年升高,在上海已跃至恶性肿瘤发病第二位,直肠癌病例中约有半数以上为低位直肠癌,传统手术后需终身在病人腹部上另造一个人工肛门以替代排便。如此给患者带来极不便。近年来随着极限性保肛手术-内括约肌切除术(ISR)的开展,对肿瘤距肛缘小于5厘米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保肛已经成为现实。而且,微创时代的来临给予了患者更多的“关爱”。对于早期的直肠癌可借助于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系统(TEM),通过肛门切除肿瘤并保留肛门功能。上海首例完全通过肛门的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在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完成,胃肠外科团队巧妙地利用了腹腔镜和经肛门内镜两种武器,通过肛门这一自然孔道取出标本,体现了直肠癌微创外科技术的精华,代表了目前直肠癌手术的最新进展。

  保畅肠道,多管齐下治疗便秘。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便秘专病协作诊疗中心”融合消化内科、普外科、妇科、中医科、心理门诊等多学科,通过高分辨肛门直肠测压、盆底超声、结肠传输试验等检查,对患者进行生物反馈治疗,达到满意的疗效。针对顽固性便秘,胃肠外科则采用结肠次全切除结合改良Duhammel手术,同时解决结肠传输障碍和出口梗阻,彻底解决患者的排便痛苦。而且成熟的3D腹腔镜下微创技术通过自然腔道(即肛门)进入直肠,直接作用于病灶,无需在腹部切口就能治疗顽固性便秘,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增加了手术安全。

  超声医学科

  超声医学科成立于六十年代,于1985年成立上海超声诊断会诊中心,由上海市14家三甲医院超声科主任组成,迄今会诊患者58769人次,培养进修医师219名,举办国家级、市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35期,接收学员2925人。科室已形成肌肉骨骼超声、盆底超声及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三大技术特色,在国内具有较高影响力。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育龄女性被不孕症所困扰,而在造成不孕的因素中,子宫宫腔与输卵管是重要因素。超声医学科与妇产科强强联手,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显示子宫宫腔病变和输卵管是否通畅,不仅成像,还能一定程度上地疏通输卵管,增加怀孕的可能。这项技术使用的造影剂无毒、无副作用,不仅避免造影剂过敏,还减少了对肝脏、肾脏的损害,更重要的是,在整个检查过程中没有辐射,可以令接受造影的患者当月即可以受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眼科

  眼科是杨浦区医学重点学科,在白内障的超声乳化治疗,及眼底病、角膜病的诊治方面具有鲜明特色,角膜移植手术的开展更是给许多急需手术的患者带来了光明的希望。近年来,眼科主任盛敏杰带领的团队科研硕果累累,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市科委基金课题多项。

  复明白内障,还您清晰“视”界。人的眼睛里存在一个“镜片”,老龄、外伤、高度近视等多种原因可引起“镜片”的清晰度下降,出现缓慢的视力下降、视物模糊,这就是白内障,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致盲眼病。对于中重度白内障,手术是唯一的复明选择。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眼科根据白内障的不同类型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不同类型的白内障,通俗来说就是将患者眼内浑浊的“镜片”取出,重新植入透明的人工“镜片”,手术疗效好,术后恢复快,可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无创快速,诊断疑难角膜疾病不再困难。角膜共聚焦显微镜可以进行角膜活体检查,完全无创,可以检测到角膜每层的细胞结构及寄生虫、真菌菌丝等,并可以将图片保存打印,让病人直观地观察。这种角膜病的无创性快速诊断,对于真菌性角膜炎疑难病例,无需等待细胞培养,即可直观地通过图像进行诊断,为病情诊治节省时间。还可用于角膜变性和角膜营养不良的形态学检查、评价干眼症患者的角膜状态、观察角膜移植术和角膜屈光手术后组织的愈合程度等。对无创诊断各种疑难角膜疾病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糖尿病多学科协作诊疗中心

  众所周知,一旦被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就很难摘掉这顶“帽子”了,患者需要终生服药,病情控制不好还会出现诸多并发症。急性并发症是指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由于起病急,临床症状重,患者往往能及时察觉并救治;而慢性并发症是指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以及糖尿病足等,并发症所导致的残疾甚至死亡比糖尿病本身后果更严重。

  防治结合,远离糖尿病的“致盲”阴霾。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眼病不可逆的最严重并发症,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达到了44%-51.3%,眼科开展“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同时配合血糖的控制,可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早发现早治疗,让糖尿病肾病无处遁形。糖尿病造成的高血糖,对肾脏的血管和组织会产生毒性作用,并最终使其受损,由于糖尿病肾病发病隐匿,不少人失去了早期发现和治疗的时机。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糖龄”过五年,要特别关注五大指标:通过尿常规检查,关注蛋白尿和尿微量白蛋白,这是早期肾损伤的标志物;眼底血管检查是提示肾病进展的指标;肾脏B超可判断肾脏结构、大小;肾功能检查关注血肌酐的变化。以上五大指标是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利器。

  防病兼治,让糖尿病患者心满意“足”。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手足麻木、双足冷、走路后出现下肢疼痛,或出现皮肤颜色改变、皮肤破溃,要警惕“糖尿病足”的发生。糖尿病神经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变的检测可通过感觉阈值的测定和四肢多普勒检查来进行早期筛查。而一旦确诊为“糖尿病足”,血管外科通过血管腔内成形、周围血管支架植入手术,达到血流的再通,降低糖尿病足患者肢体致残率。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与眼科、肾内科、血管外科等相关科室合作,成立“糖尿病专病多学科协作诊疗中心”,开设多学科联合门诊,及早发现并发症,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使糖尿病患者得到全方位的细心呵护。

  肺癌协作诊疗中心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在全世界35个国家已经排在各种恶性肿瘤的第一位。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肺癌病人生存率的关键。因此,开展规范性的诊断和早期肺癌的诊治极富临床意义。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肺癌协作诊疗中心由呼吸内科牵头,联合病理科、放射科、转化医学中心、胸外科、药剂科等多个临床、医技、辅助及职能科室,采用目前国际流行的多学科诊疗模式,共同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肺癌快速诊治通道。

  利用低剂量CT进行肺癌的早期筛查,结合支气管镜、PET-CT、经皮肺穿刺、骨ECT等技术提高肺癌诊断及分期的准确率,针对不同个体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同时开展肺癌的靶向及免疫治疗等新方法,达到肺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改善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专题
   第04版:特刊
   第07版:评论
   第08版:民生·社会
杏林仁医泽被浦江 仁心仁术惠及百姓
杨浦时报特刊04杏林仁医泽被浦江 仁心仁术惠及百姓 2016-01-19 2 2016年01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