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时报周末·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藏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基本完成
传承人将告别“人走艺亡”

  据新华社 近年来,西藏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不断推进,曾经“人走艺亡”“人亡歌歇”的非遗保护困境逐渐“解围”。目前,西藏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普查建档和数字化保护工作基本完成,大批传承人的图文、音视频等全媒体资料陆续纳入统一的数据库。

  西藏自治区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阿旺旦增1月20日在拉萨表示,自2005年以来,国家和自治区斥巨资全力保护西藏非遗文化,通过普查,累计收集记录稿10万余篇,音像1500余盒(盘),照片4万余张。这些工作为非遗数字化保护奠定了基础。

  阿旺旦增说,针对散落民间的非遗传承人,非遗保护工作者广泛开展普查建档、文本图片收集整理、音视频格式转换等工作。截至目前,数据库共导入藏戏114部;89个国家级项目和68位国家级传承人的资料导入工作全部完成;323个自治区级项目中,导入224个;350位自治区级传承人中,导入196位;另外还导入了藏族精品歌舞和“嘎尔”等8种共27套非遗出版成果相关资料。

  据介绍,西藏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10个非遗种类,主要针对传承人高品质的文字、图片、音视频以及三维动画等内容,通过先进技术分类整理后,全方位直观展示其“基因式”信息,如实、立体地记录和再现其原生态风貌。

  据了解,近年来,西藏多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相继离世,许多传承人年事已高,丧失传承能力。因此,针对高龄非遗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和数字化保护工作被摆在了优先位置。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字典’,做好数字化保护工作,将有助于延续非遗历史文脉,确保藏族优秀文化遗产永世长存。”阿旺旦增说。■许万虎   黄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艺术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第08版:时报周末·公益广告
“功夫熊猫”首次由中美合拍
国产电影全球发行平台启动
上海成立发展专项基金
图片新闻
考古学家确认发现“秦都”栎阳
传承人将告别“人走艺亡”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文化05传承人将告别“人走艺亡” 2016-01-23 2 2016年01月2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