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维维
延吉新村街道有许多房龄在30年左右的老旧楼道,和所有老建筑一样,这些曾经的大楼、公房渐渐为环境脏乱问题所扰。而现在,在街道、居委会、人大代表的共同努力下,老楼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到,要坚持协调融合,拓展发展空间,整体提升城区现代化管理水平,使城区更有序、更干净、更安全。延吉新村街道位于杨浦区中部,区域内多是成熟老小区。据统计,整个延吉新村街道辖区的常住人口约9.1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7.5万人,老年人口达到了3.2万人,占社区人口的34.84%,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文明公约,自觉美化楼道
楼道是整个社区构成的最小单元,楼道的文明程度直接影响社区的文明程度。
文明程度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居住感受。楼虽然老旧了,大家还是希望住在一个干净、整洁、和睦的环境中。延吉四村小区跟周边的许多小区相似,构成十分多样,有高层、多层,也有学校,由于房龄老旧和居民的更新换代住户结构的变化,小区管理难度逐渐增加,高空抛物、楼道堆物、宠物扰民等现象时有发生。
“楼道文明靠居委会、靠物业、靠志愿者都不行,要靠每一户居民自发自愿。”延吉四村居委会主任王秀娟想了个办法,把“文明公约”公布在楼道里,同时向每户居民发出遵守文明公约的倡议,提议大家在倡议书上签字,同时把签了字的倡议书公布上墙。让每户居民意识到,虽然每家每户独立生活,但是自己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到其他人。
“我们居委会干部、楼组长、志愿者首先带头做到文明守序,我们还在干净整洁的楼道内布置了绿化、展出摄影作品,让居民们感到住在这里真是赏心悦目。”王秀娟告诉记者,现在小区正由点及面,慢慢拓展文明楼道的做法,许多居民看到经过改造和布置过的楼道后眼前一亮,自然想让自己家的楼道也一样,变得干净整洁、赏心悦目,这种做法提高了居民的自觉性,让人们主动参与到文明守序、保护环境的队伍中来。
更换扶手,贴心关爱为老服务
控江路645弄小区里都是多层房屋,由于没有电梯,老年人上下楼很不方便,有几栋楼的楼道更是灯光昏暗,楼梯扶手是触感冰冷的水泥材质。所属小区物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种老楼当初设计时用的都是这种水泥的楼梯扶手,这种扶手很宽,一般人的手根本握不住,而且容易打滑。
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刘月芬为楼道扶手的问题动了许多脑筋,想要为居民安装新的扶手,但是购买扶手和安装的资金怎么落实?
还好,联系居民区的区人大代表愿意为社区出一份力,资金的问题算是有了着落,但是找谁来装呢?施工公司的人工费用相当高。最后,还是小区物业决定免费为居民安装这些新买来的扶手。记者在安装现场看到,这些扶手都是明亮、醒目的黄色,老年人容易看清,且材料坚固,握起来也没有冰凉的感觉。居委会、人大代表、物业公司这种无微不至的关爱,让楼道里的老人拍手叫好。
“老小区,老人多。”刘月芬介绍说,过年过节,居委会和志愿者都要上门慰问孤老、独居老人、困难老人和老干部,“老人都喜欢热闹,每天不下楼在家里多冷清啊,扶手安装好了,居委会还发动居民志愿者一起,在楼道里布置绿化和养生知识,让老人住得舒心、安心”。
群策群力,解决社区问题
关起门来自己过自己的小日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渐渐疏远、冷漠。邻里之间要么不产生交集,要么就发生矛盾吵架。控江东三村小区居民曾经为了街边开设的羊肉汤店铺散发的气味烦恼不已,就此引发的矛盾也不少。
小区居委会和联系社区的区人大代表邵群就一起想办法,首先把居民的楼道粉刷一新,然后再在墙面上挂起书画作品、弟子规、经典诗句等作品,大家在欣赏书香楼道的同时缓和了心态。同时街道、居委会、人大代表积极联系相关部门解决群众的急难愁问题,最终在大家的努力下,羊肉汤店铺关闭了。
“发动群众的力量,让大家一起参与社区工作,提升了凝聚力。”居民区书记邵玲娣告诉记者,居委会发动热心居民,为文明楼道出一份力,哪户居民有困难大家都携手互助、帮忙解决,让更多居民获得了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