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三五”期间,杨浦的空间布局由原来的“五大功能区”,调整为现在的“西部核心区+中部提升区+东部战略区”的空间发展格局。杨浦总共要花500亿投资,将用于全力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等方面;在文化、体育方面的投入比以往任何发展阶段都要大;杨浦还要完成3万户,达到88万平方米改造的任务。杨浦的未来五年可用8个字来归纳:宜学、宜居、宜业、宜创。
西部核心区+中部提升区+东部战略区
左卫东说,过去传统意义上的“三区融合”,到现阶段则是要推进“三城融合”:即产业和城市的融合,学校和城市的融合,创业和城市的融合。“用这个理念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来推动我们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这是我们在‘十三五’期间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在“十三五”期间,杨浦的空间布局由原来的“五大功能区”,调整为现在的“西部核心区+中部提升区+东部战略区”的空间发展格局。“‘西部’叫‘创新经济走廊’,中部叫“创客生态社区”,东部则是‘滨江国际创新带’。”
针对新格局如何打造,左卫东进行了详细阐述。
左卫东说,西部核心区是杨浦发展重中之重的区域,其中主要就是江湾-五角场城市副中心,“在前五年的建设过程中,已基本形成江湾-五角场城市副中心,我们以其为核心推动‘两翼’的发展:一是新江湾城,打造复旦的创新经济走廊;二是在以西的区域推动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进一步发展。”
中部是典型的居住区,里面有杨浦历史上遗留的工业遗迹,左卫东说,“我们要沿长阳路打造创客的生态空间,主要是把原有的老厂房打造成为一个创新创业、宜居宜业的地方。沿用历史老厂房的资源,把历史文化底蕴充分地传承下去,赋予我们创新创业新的功能和内涵,对区域经济发展和老百姓就业,又提供了很多的空间。”
东部是杨浦区也是上海市最有历史价值的滨江开发区域,也是杨浦新一轮发展战略高地。杨浦滨江有15.5公里长,是除了浦东外滨江岸线最长的一个区域,“‘十三五’期间,要全面开发建设滨江南段,完成滨江中北段控详规划的全覆盖,为新一轮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交通、就医、就学、养老等多方面将更加便利
左卫东透露,政府在“十三五”期间,总共要花500亿的投资,“这些投资将用于全力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持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相信老百姓会有切身感受”。
道路交通建设是十三五期间要重点推进的基础设施建设。“轨道交通方面,我们要建成10号线二期和18号线,争取再启动两条轨道交通建设。越江交通设施方面,建成周家嘴路和江浦路越江隧道,隆昌路越江隧道开工并基本建成,嫩江路越江隧道开工。到2020年,杨浦每2.95公里,就会有一个区域越江设施。这些都将为老百姓的出行提供极大的便利。”此外,在杨浦水系改善、绿化建设等方面,政府也加大了投资力度。
此外,在教育、医疗方面政府也会加大投资。“我们强调更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进一步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比如,区内一级园以上的优质园比例要达到50%;市、区新优质学校总数达到35个;中外合作高中也将落户杨浦。老师的素质会有明显提高,到2020年,区内领军高端人才数占到教师总量的8%。卫生方面,我们提出实现基本医疗服务全覆盖,完成五角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江湾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这些都会为老百姓的就学、就医提供更多方便,提升老百姓的生活品质。”此外,大众比较关注的养老服务方面,政府将强调更为普惠便利,大力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比如到2020年,养老机构床位总数达到10800张。
除了硬件方面,政府还将在软件建设上加大投入。“比如学校的集团化办学力度要加大,‘十三五’期间的集团化办学要达到66%,这样一来,老百姓周边都将有优质的学校。又比如说建设‘三好医院’,以后将有更多好的医院、好的医生为老百姓做好服务,对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也是一种提高。”
文化、体育事业投入空前加大
国家在大力推动学习型城市,营造学习文化氛围,杨浦在文化、体育方面有哪些规划?
“‘十三五’期间,我们在文化、体育方面的投入比以往任何发展阶段都要大。”左卫东说,比如文化方面,要建设一个音乐厅、一个艺术馆和一个博物馆等。
“当然,文化建设绝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建设,还要把文化跟创新创业结合起来,把文化渗透到城市,融合到城市整个发展过程中,用文化来引领杨浦下一轮的发展,用文化来引领杨浦的精气神。”
左卫东表示,杨浦在体育方面也有很好的历史积淀,很多足球运动员都是在杨浦的培养中成长起来的。体育方面,政府将建设一个青少年足球基地,继续传承杨浦“足球之乡”;同时杨浦作为“游泳之乡”,还要建设一个国际化、标准化的游泳馆。此外,在滨江的公共岸线中要建设一个公共人行步道,这是有益于老百姓身心健康的建设,也是把体育生活化的方式,“把体育、文化生活化,渗透到每个人的细胞中,提高整个人的素养,这对整个城区建设都是大有裨益的。”
今年投资100亿加大旧区改造力度
左卫东说,杨浦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旧区改造任务非常繁重,老百姓对旧区改造的愿望也日益强烈。“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政府应当把这项历史的责任担在肩上,区委、区政府在这个方面花了很大的功夫。在‘十三五’期间,我们制定了一个奋斗目标:要完成3万户,达到88万平方米改造的任务。”
“我相信,随着形势的发展,任务的艰巨,我们会尽政府的全力,一定会加大力度把旧区改造的任务完成好。比如今年,我们下定决心把平凉西块这一历史遗留的旧区改造任务完成好,今年一年就要投资100亿,这个任务对杨浦来说,既是光荣的,也是繁重的。政府还是会想方设法加大房源和资金的筹措把任务完成好,不辜负百姓期许,把历史的任务完成好。”
未来五年:宜学、宜居、宜业、宜创
“就像过去5年杨浦的发展与变化一样,未来5年杨浦又将翻开新的一页,在规划‘十三五’目标中,我简要地用8个字来归纳:宜学、宜居、宜业、宜创。”
左卫东解释说,宜学就是从幼儿园到大学、到终生学习,大家都能感到学习生活方面的便利;宜居就是要把绿色生态环境营造好,把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好,大家能享受到一个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宜业就是能“留得下来”,在杨浦创业有一个优越而又相对宽松的环境;而宜创就是要打造这样一个环境,大家到上海来创业,一下飞机、火车,首先就想到要来杨浦创业,建设好万众创新的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