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陈列,谁都无法将眼前这个说话腼腆、柔声细语的上海姑娘,与前国家女子手球队队长联系起来。她曾多次代表国家队参加世界锦标赛、亚洲锦标赛和亚运会,可谓战功赫赫。2006年退役后,陈列担任杨浦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女子手球队教练,她并没有因为曾经辉煌的运动生涯而沾沾自喜,更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这个年轻的姑娘,凭借对手球项目的满腔热爱,无怨无悔地投身到教练行业,一心想要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重振女子手球的雄风,用实际行动去诠释一名高水平运动员的素养,去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信念。
潜心教育、创新方式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虽然长期的专业队运动生涯,使陈列积累了丰富可靠的实战经验和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但是面对一群零基础的孩子们,这些宝贵经验却往往无用武之地。作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这些挫折非但没有让陈列打退堂鼓,反而激发了她骨子里不服输的斗志。
她利用业余时间潜心学习教学方法和管理理念,结合青少年运动员生长发育特点,制定不同年龄段的训练计划,还积极创新训练手段,发掘青少年队员的潜能。可以说,除了睡觉,陈列所有的时间都跟孩子们泡在一起,带他们训练、陪他们聊天,见证了每个孩子的成长与蜕变;而对孩子们来说,陈列也不仅仅是教练,不训练的时候,更像是孩子王、知心姐姐或邻家阿姨,每年陈列生日,孩子们都会自发地为她庆祝,大胆的孩子跟她抱在一起打闹,羞怯一些的则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到小纸条上,然后贴在墙上,久而久之,便贴出了一片心形。每次看到这面墙,陈列心中就荡起无限的暖意,再苦再累都值得。就是靠这样日积月累的付出和悉心指导,孩子们的专业技能娴熟了,队伍的整体配合默契了,竞技水平也提升了。多年来,陈列先后为市一线运动队培养和输送了多名运动员,其中,许沫、宫治等均在世界大赛上获得优异成绩。
重视人才、选苗育苗
作为教研组长和杨浦区女子手球队主教练,陈列有自己的“野心”,她不仅仅满足于培养苗子、带好现有的队伍,而是立足长远,更加重视队伍的整体衔接和梯队建设。如今,很少有家长愿意让孩子走业余训练的道路,甚至有很多家长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体育训练必定影响文化成绩。她就曾经遇到过这种情况。
有位同学学习成绩下降,家长最初只是反对他平日训练,后来愈演愈烈,孩子父亲甚至周末将他反锁在家里。陈列认定这个孩子很有潜力,是难得的好苗子,便硬着头皮给孩子的父亲打电话,反复解释、权衡利弊,为了消除孩子父亲的顾虑,她还想方设法跟经常出差在外的孩子母亲联系上,先做通母亲的工作,争取支持,最后终于使孩子重返训练场。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但陈列从来没觉得委屈,在她看来,只要能选到好苗子,培养好后备人才,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为了能招到高质量的运动员苗子,陈列几乎走遍了全区的中小学,通过大量的科研测试,从上万名学生中精心挑选了40多名各年龄层次的队员,组建起高中、初中、小学女子手球队和初中、小学男子手球队。
关爱学生、鼓励成才
陈列的执着还体现在对人才的渴求和爱护上。十五届市运会即将开赛之前,她带教的一个孩子突然出现了明显的情绪波动和训练失误,经过谈心,她了解到原来是孩子的母亲得了白血病,学生本人和家长都希望她能减少训练时间,多陪伴和照顾一下母亲。虽然这是人之常情,但经过反复考虑和思想斗争,陈列认为这个孩子自身条件好、潜力大,又是队里的主力,十五届市运会是难得的锻炼和成长机会,对孩子今后的发展非常重要,不能就这么放弃。
陈列一次次到医院里做家长的工作,训练时也有意地开导,陪她一起到医院看望母亲,帮其舒缓压力、排解苦闷,最终这个孩子不仅参加了十五届市运会的手球决赛,还跟队员们一起取得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随后,她顺利考入了市重点,如今已经升入同济大学,成为一名在读大学生。她无数次的回忆到,在那段特别彷徨和苦闷的日子里,陈列像姐姐一样,给她带来了无微不至地关怀和源源不断的鼓励,让她即便在今后人生的道路中也能永远坚强,乐观面对。
不光业务上精益求精,已经有了16年党龄的陈列,时时刻刻都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爱岗敬业、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今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尽管训练任务十分紧张,但她总是想办法参加支部组织生活、党员集体活动,系统安排的专题辅导讲座也从未缺席,她认为这不仅仅是党员的义务,更是自己提升个人修养、拓宽视野的重要机会。自她执教以来,杨浦区女子手球队连续多年蝉联上海市中学生手球锦标赛冠军,在全国青少年最高级别比赛中多次获女子初中组和女子体校组冠军,上海杨浦女子手球队在全国青少年手球项目比赛的舞台上崭露头角,而她个人也由于业务成绩突出,先后获得“2011-2012年度上海市三八红旗手”、2009-2015年“上海市手球协会先进个人”、2009年“杨浦区青年岗位能手”和“杨浦区新长征突击手”、2016年杨浦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