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上午,作为2016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上海分会场的系列活动之一,“2016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高峰论坛,D-Star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业加速计划启动仪式”在杨浦区创智天地举行,来自业内的多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创业人才等出席了活动。当天,清华大数据产业联合会上海分会揭牌成立。
大数据事业推动社会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作为上海市云计算和大数据基地,杨浦区吸引了众多大数据企业入驻,大数据领域的发展成为杨浦双创工作的重要着力点。D-Star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加速基地在杨浦落户,标志着一个面向更广、更多参与人群,产学研立体式大数据事业发展规划的正式启动。据了解,该加速基地将于今年12月正式开业。
论坛上,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韩亦舜,前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裁、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白硕,博康智能副总裁、首席科学家、新南威尔士大学博士生导师虞正华,华院数据科学家、台湾数据挖掘协会副秘书长尹相志,天眼查创始人、前搜狗首席科学家柳超等分享了各自的经验。
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供给侧改革服务
韩亦舜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供给侧问题已日益凸显。供需双方因大家不能完全了解对方,导致供需不能平衡,造成了当下需要供给侧改革的形势。但是如不明白市场的真实需求,改革也是盲目的。利用大数据为供给侧改革服务,一方面我们可以在消费领域进行开拓,寻找一些新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制造行业进行智能化的小系统数据采集,从生产、营销等各环节入手推动行业智能化发展,最终达到能够进行供需双方的洞察,平衡优化供需双方的目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相辅相成,大数据可以促进人工智能的提升,而人工智能又能帮助积累更多的大数据,能够提升供给方的整体判断水平,洞察客户需求。人工智能带来的方便,能够完全战胜人类,但最终应是让其所拥有的超越人类极限的能力服务于人类的工作。
人工智能新机遇
白硕
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迄今为止经历了几起几落的过程,今年是人工智能理念提出60周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份,同时也出现了alpha-go智能机器人在博弈中战胜人类这样的标志性事件。如果以投资领域来举例,利用人工智能分析得出正确的影响数据,就可以为投资提供正确的决策,对实体经济如企业等,也能起到同样的助力效果。如今信息服务的模式正在衰退,未来是知识服务的时代,众多人工智能的初创公司和人工智能的概念股,以及面对人工智能转型的大型IT公司都可以把握住良好的机遇。在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
面向视频图像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
虞正华
视觉是人类获取信息来源的最主要手段。视频人工智能在近年也获得了一些突破性的发展,这些进展是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基础之上而取得的。深度学习是一个类比人类大脑神经元系统的技术,利用多层网络的形式将这些神经元组织起来,进行数据分析。而大数据行业的进步,数据量的大幅度提升,带来识别效果的提升,是推动近年来视频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对视频人工智能而言,目前已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基础,未来发展也很值得期待。犹如工业社会的水电煤等,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人工智能可能会成为各行业的基础设施,发挥其基础性的作用,视频人工智能也会支撑其未来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实现这个梦想需要整个行业的共同努力,希望大家共同来实现这个美丽的愿景。
推进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机器人发展
尹相志
语言是人类最主要的互动功能。聊天机器人概念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应运而生,通过电脑去帮助人类完成很多工作。大数据的积累带来人工智能的爆发,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投入到让电脑理解人类语言,帮助人类完成工作的研发中。如何让电脑在与人的交流过程中具备人的“随机性”和感知意识,从而让无意识的人机对话逐渐发展成为有意识的人机对话,这是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领域在接下来要继续努力解决的问题。在未来无论是聊天机器人还是我们所认知的大数据,都可能会有一些全新的定义,即如何就个人的一些数据去做出更精准的理解。如何让这些从对话中得出的数据自动转为所谓的知识图谱,再让这样的一个知识图谱又变成下一个机器人的一个对话,这部分技术可以让我们的人工智能发展得到高速提升。
挖掘与串联寻找数据背后的价值
柳超
创业其实就是一个大数据的分析,需要创业者进行不同的尝试,然后用数据和经验,把这些不确定性最大程度化去除,如今是人工智能最好的时代,我们做的工作犹如一堆盲人摸一只象,拼凑出一个完整的全貌。我们天眼查的数据全部都是公开数据,对所有人公开,通过技术,使公开数据中能够揭示出来的东西都展现出来。人、数据、技术是三位一体的。人是决策核心,数据是决策的依据,将这些数据告诉我们的事情用到决策上,技术就是怎么把数据中隐藏的那些东西,那些洞见给你自动地展示出来挖掘出来,并且组织出来,变成一个人可以理解的一种形式,从而使人做出更优的决策。赋能于人,看清世界。其实我们不产生数据,我们只是数据的搬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