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西餐馆经常要用到番茄沙司等辅佐食品,美国出品的番茄沙司特别受顾客欢迎,尽管价格昂贵,但经常脱销。于是几名年轻的中国西餐厨师开始试制番茄沙司。
1930年7月,他们各自拿出积蓄,又向银行贷款,合开了一家罐头食品厂。食品厂以“梅林”为名,取“梅花香自苦寒来”之意,希望工厂艰苦守业,如寒冬中盛开的梅花不畏雨雪冰霜;而梅花成林,则象征吉祥、繁荣和美好。1932年,食品厂改合伙组织为有限公司,并在虹桥路808号征地建厂。1933年7月,梅林罐头食品厂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位于延安路751弄5号,以梅林金盾牌商标注册,并以“著名土产制造罐头食品抵制舶来品,争取外汇”为宗旨。产品畅销新加坡,菲律宾、美国等地。
为拓展市场,梅林厂的股东和技师们将眼光转向了中国的传统菜肴。经过研制,红烧扣肉、红焖牛肉、红烧鸡、油焖笋尖、五香禾花雀、凤尾鱼等罐头食品,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梅林”二字也成了上海人心中抹不去的传统好味道。
1960年,梅林罐头食品厂迁址军工路224号,原军工路224号的国营益民食品二厂的设备以及人员全部并入,梅林罐头食品厂的生产规模再次扩大。与此同时,梅林罐头食品厂加大罐头产品的研发力度,20世纪50年代末,梅林厂还聘请捷克专家按西菜定位研发出特制的午餐肉罐头,后经改良,大量外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