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上海首座无性别公厕位于张家浜浦东南路口的公共绿地内。公厕有一个比较大的通间,包括10个不限制性别的通用厕位(6个坐厕和4个蹲厕),同时配有独立于通间之外的男性小便间和方便照顾异性老人和孩子的第三卫生间。市市容环境质量监测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通用厕位,由于不限制性别,因此都不设置“男”、“女”标识。但当有人进去并把门锁掉后,门外就会显示“有人”。考虑到安全等问题,这座无性别公厕厕位之间的隔断更彻底,隔板高度比普通公厕要高出不少。”此外,公厕还将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全时段管理。
父母带异性的孩子、子女带异性的老人外出,上厕所时却找不到可以共用的合适公厕。为缓解这种尴尬局面,上海自2014年开始试点推出异性父母、子女可共用的“第三卫生间”,受到了欢迎。在试点基础上,本市继续扩大“第三卫生间”的试点范围,至2015年底已有30多座环卫公厕具备第三卫生间功能。根据计划,2016年,上海将再新增约200座带有第三卫生间的环卫公厕,一、二类环卫公厕第三卫生间的配置比例为中心城区达到10%,郊区达到8%。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已建成第三卫生间105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