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念出《诗经·七月》中这句名句的,不是学者教授,而是来自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16岁高一女生武亦姝。她在2月7日《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中获得冠军。诗词量2000首,答题时气定神闲,还有高颜值,有网友感叹武亦姝“满足了自己对古代才女的所有想象”。
这位把陆游、苏轼、李白封为自己“三大偶像”的“00后”说:“喜欢诗词是一件很单纯的事,古典诗词中蕴含的美感和情意,在现代语言中很难找到。”
《中国诗词大会2》共有3名上海闺秀亮相,都有江南少女的清雅,清一色的学霸,她们在百人团数度脱颖而出,一次次登台挑战、攻擂,直到成为擂主。
三个上海小囡的抢眼表现,多少让人意外:一直是对外开放桥头堡、延续着“十里洋场”基因的魔都,竟流行“汉服美少女”了么?“武亦姝现象”藏着什么密码?
古诗词,与人的情感共鸣
长发披垂,柳眉凤目,身材颀长,将一身汉服穿得飘逸出挑,诗词储备丰富,写得一手好字,这位16岁少女的从容淡定,加上上海高中名校的就读背景,堪称“颜值与才华齐飞”。
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评价:“诗歌的真善美是渗透到她心里去的。武亦姝的谦逊不是装出来的,而是有诗意在她心中,她站在那里气定神闲的样子,诗意就出来了,这就是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2016年11月,武亦姝在老师推荐下报名《中国诗词大会2》上海赛区海选,通过央视面试,12月的两周在北京录制,一回上海就是期末考试,成绩照样出色,她文理均衡,还是化学课代表。
在名校学霸群里读书,成绩排名和升名校压力大?教她语文的王希明老师翻出升入高一这一学期以来武亦姝“不务正业”的痕迹:有代表小组发言讲解《浮生六记》的照片,有书法作品,还有每周至少读一本的中外文学经典作品与随笔写作。
武亦姝在接受采访时说,通过读《放翁词》,她能够感知陆游性情中可爱有趣的一面,他的作品有一种很特殊的温柔和深情,有时候也可以很明快、很清新;而苏轼“可以根据人生境遇调整心态”,读东坡词让人有好心情,不知不觉中,苏轼豁达的人生观也让她有勇气笑对各种人生挑战。谈到陆游有诗云“我与狸奴不出门”,“天气不好,这么大风大雨,我就不出门了。在家摸猫,多可爱的一个人!”她情不自禁手舞足蹈大笑起来。
这便是00后的古诗文之爱,不带功利的真爱。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说:“虽然古诗文的形式离我们很遥远,但它所抒发的内容却仍然能够让年轻人产生生命连接的感觉。”
在复旦附中,传统文化教育已成风习。她随口吟诵的《诗经·七月》,学校自编的《中华古诗文阅读》第一册翻开就是。这套6册的校本教材是学生必修的,全校学生都要在课堂上研读《论语》、《古文观止》及诸子百家选篇,每天晨读诵读古诗词。黄荣华老师说,有的家长质疑:高考只占6分的古诗文默写,为何让学生花那么多时间?他直言,正是“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高的产出、最高的分数”的功利思想,让中小学语文教育走偏。
“密码”:全员经典诵读
春节才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意见,宣布将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中小幼课堂和教材更是其中重点。实现目标的时间节点设在2025年。
原本是“妇孺皆知”的诗词名篇名句,《中国诗词大会》经过筛选的百人团也会有大量答错者。国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古诗文教育提升空间很大。
作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上海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不遑他让。每年举办市民文化节,就有“中华古诗词大赛”,还有专门的市民诗歌节。着力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校也越来越多,从传承“非遗”到建设传统戏曲、传统体育、手工艺特色学校,古诗文从建爱好者社团、开设拓展课到全员晨读、纳入课程体系。
复旦附中所在的杨浦区,两年来连续有学生在全国性活动中脱颖而出,杭州路第一小学张人匀同学在“国学达人”挑战赛上获得全国首届中华学子青春国学荟小学组季军,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的安昕、李琬婷进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区里的汉字节连续举办7届,去年近3万人次参加。
杨浦区语文教研员储竞说:“古诗文教育对中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很大帮助。从小诵读、记忆古诗文是对中华优秀思想和文明的弘扬与传承。诗词讲究对仗工整、平仄押韵,常读常背古诗文,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美感和语感。”
“中学时‘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如果不是学校规定,我不会去读那些经典。接触之后却发现对人生观的重要价值。”复旦大学一位90后大学生感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新形式、激发兴趣的文化传播,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推动力。目前大部分人学习古诗词还是基于实用主义,老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学生体会不到诗词的意境和美感,留在脑子里的不过是文字符号而已,且只会让学生觉得“好难”“没意思”。学者表示,兼具典雅韵律与人文精神的古诗词在现代社会仍能引发情感共鸣,要加强古诗词的审美教育,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年轻人中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申小龙说,不能像教外语一样,去精确分析一首诗词每个字、句的意思,或是用现代汉语把诗词解释得太直白。“每一首古诗词,不同人应该有不同的体验,而不是老师给出的标准答案。”■宗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