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灵魂触摸人性的温度
《篦子道》 刘建林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青年作家刘建林的长篇历史小说《篦子道》聚焦于“人道”,却直指人性。其中的人道讲述的并不仅仅是人的生存之道,而是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刻画,行为的表现,更加深层次地揭露藏在人物思想深处的人性之道,从而引发人对自身乃至家国命运的责任与担当。

  故事发生在北宋末年,篦子匠村有户经营篦子的大户刘家。刘家篦子闻名天下,家境殷实。刘家少奶奶王翠香巧帮微服出游王安石的母亲医好头疾。王安石问明原因,便决意要推荐刘家篦子为贡品。马家少爷马怀德心生嫉妒,设计勾引刘家少爷刘家兴寻花问柳、纸醉金迷。刘家兴沉迷其中,家道败落,卷走金银与妓女红绡远走高飞。王翠娥生下刘瑞福,靠替富户人家梳头、洗衣缝补为生。刘福瑞生性聪明、懂事,甚喜读书,常常偷听弦歌书院先生教书。

  随着金兵铁蹄踏入中原,大宋奢靡之风渐缓。刘家木质篦子深受百姓欢迎。王翠娥开作坊、重新制作刘家篦子,生意渐好。刘福瑞入学堂读书。就在篦子匠们与少奶奶憧憬美好未来时,一场莫名奇妙的大火,使得王翠娥因此获罪入狱。

  透过《篦子道》,我们感受到人性的温暖,透过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勾勒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特性。

  生活在篦子匠村,艰苦的生活依然可以过得那样甜?因为增加了梦想的味道。刘富瑞和他的家族,在那个贫富差距极大,百姓疾苦,君王暴政,充满浓重硝烟味的年代,深陷黑暗、遭遇到残酷折磨。但在如此艰苦的环境里,他能够坚持恢复家业的理想,引领篦子匠村人把生活过得很“甜”,因为他是有梦想的人,在艰苦的日子里增加了梦想的味道。让他的村人追寻、触摸、感受刘富瑞的身上散发出一种美好的人性温度。

  《篦子道》把“用中适时”、“随时以行”的文化精髓贯穿整个故事之中。如:王安石这几日陪同家母,来青城踏春游玩,也算是略尽孝心,哪知天公不作美。刚到青城,偏遇连绵春雨。而家母也不知为何,整日里精神萎靡、心烦气燥。因此,王安石连连拜访了青城数十名郎中,号脉、问诊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无一能解除老母的病痛。这下可愁坏了王大人,游玩欣喜之情荡然无存。今日天公放晴,原本想陪家母赏玩美景,可家母形容憔悴,毫无兴致来观赏如此美丽的运河风帆、百舸竟流、晚霞银红的美色。

  《篦子道》的人物在相互交流中,无不散发出用中适时、随时以行的态度,这种态度是人们认识和处理事物的思想方法论,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正是这种理性精神的集中体现。作者把这种文化理念融入到作品中,表现了人们在对待家庭、社会、国家的问题上,能够秉持现实客观的态度,既充分肯定当时政治的历史合理性和必然性,又冷静看待现实生活的艰巨性与曲折性。

  每一个朝代的兴衰都伴随着困难和不断的进步,中华民族每一段历史都引人深思,中华民族从来都不可能倒下,有压迫就有反抗,革命的爆发,人民精神的崛起,大量有志之士希望改变国家的窘迫,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永不磨灭的勇气终使我们战胜了命运,迎来了黎明的曙光。而作为一名青年作家,刘建林所担负的责任就是通过他的文学作品向人世间传递着他心中的大爱,这就是他的人生信仰,而信仰的味道是甜的,信仰的力量也是伟大的。

  读《篦子道》,感受作者的信仰与大爱,让我们社会每一名成员都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内心,把我们赖以生存的城市共同构建成一个真正有人情味、有温暖、有爱的文化之城。希望我们这个国家,这个社会,每一个人都拥有坚不可摧的信仰,每个人都可以相互触摸到对方人性的温度。     (来源:新华读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艺术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7版:时报周末·图说
   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悦读汇
用灵魂触摸人性的温度
是什么在阻碍创新进步?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悦读03用灵魂触摸人性的温度 2017-04-22 2 2017年04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