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城事·三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图路小百货市场正式关停
长白新村街道问计问需破解难题,将继续做好巡查监管,防止“回潮”

  ■记者 成佳佳

  说起安图路小百货市场,“老杨浦”们都不陌生,可谓“买的人爱,周围人恨”。小摊贩的东西新鲜便宜,自然受到顾客欢迎,但由此带来的环境脏乱差和道路拥堵问题,又是城市管理的一大顽症。2018年2月15日,安图路小百货市场结束了“历史使命”,还路于民。

  治疗“心病”,多管齐下未能根治

  曾经的安图路小百货市场,各摊位上衣帽鞋袜、锅碗瓢盆琳琅满目,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早已成为一代人的记忆。但对于长白新村街道的市容管理者们来说,此处常年交通拥堵,行人、非机动车都被挤到机动车道上,存在安全隐患,早市也又脏又乱,这里成为他们与流动摊贩多年“打游击”的“阵地”。

  考虑到在安图路小百货市场摆摊经营的多为失业、低保等生活困难对象,长白新村街道在过去对小百货市场的治理模式长期实行以“疏”代“堵”策略,实行多年的“五定”管理模式——定业态、定区域、定摊主、定时段、定公约,勉强守护着小百货市场的“门脸”。

  7年前,为填补这块市容环境的“洼地”,街道曾探索过让流动摊贩自我管理新模式,在摊主中选出20名志愿者,佩戴红袖章,配合街道工作人员对控制点进行管理。面对市容环境、经营者和社区居民三者的不同利益诉求,街道用一种创新思维,依靠“源头控制”、“过程监督”、“末端管理”和群众参与“多管齐下”,寻找可能的“平衡点”。

  然而,在社区管理日渐要求精细化的背景下,“平衡”最终被打破,小百货市场的整体环境未能得到明显改善。

  不能靠一剂“十全大补汤”

  住在附近的居民对安图路小百货市场的感情可谓五味杂陈。小百货市场带来的便利曾经让他们交口称赞,今日拥堵不堪的交通状况却让他们怨声载道,“百姓的需求不断改变,过去要便利,如今要环境,精细化管理要先问计于民。”在今年街道的工作计划中这样写道。

  2016年11月,关停安图路小百货市场的工作被提上街道实事项目日程,街道继续发挥摊主自我管理作用,由志愿者自管队长带头,向全体摊主宣传关停市场后的安抚政策,帮助他们解开心结,呼吁其自觉配合。

  在调查走访的过程中,街道管理办多次梳理摊主诉求,对于确实以此为生、坚持日常设摊的部分长白居民,帮助转介至海城路市场的摊位。“而海城路市场摊位有限,针对一些不能再依靠摆摊维持生计的本社区居民,我们想办法提供了工作机会,保证他们有收入来源。”街道管理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城市在发展,社区要更新。安图路小百货市场虽然已被关停,但对街道而言,工作还没有完成,下一步将继续做好巡查监管,防止“回潮”。

  让城市老味道留在回忆里

  “我们小时候路过这里,妈妈总会带着我们停下来看一看,小摊贩的东西新鲜便宜,能淘到不少宝贝,在童年的记忆里,这里差不多就是一个游乐园。但是现在,我每每开车经过这里,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混行,拥堵不堪,令人头疼。”住在附近的“80后”居民周小姐坦言。

  “以前的市场生意还不错,无非是靠老街坊、老主顾照顾着,我们小本经营其实赚不了几个钱。我年纪大了,到今年六月就‘光荣退休’,安心养老去了。”摆摊近十载、上个月迁至海城路市场的李大爷对记者说。

  如今,漫步在安图路小百货市场旧址,已不见当日树立街头的“安图路小百货市场疏导点”标识牌,干净整洁的人行道上,偶有孩童骑在爷爷肩头走过,树影婆娑下,仿佛又能嗅到回忆里的城市老味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安图路小百货市场正式关停
让老人晚年生活更有滋有味
鼓励服刑人员积极回归社会
创新创业教育再添新平台
杨浦时报城事·三区03安图路小百货市场正式关停 2018-04-12 2 2018年04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