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望这张票证,让我不禁联想到近期关于2018年中国电影市场的报告,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1月底,全国影院银幕数量已经达到59009块,与2017年相比增加了16.2%。看电影已然成为现代家庭休闲娱乐最为普遍的方式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杨浦区域内有约17家电影院,上海市电影院总数也有300余家,影院布局更加均衡,老百姓看电影更加方便。在感叹电影院发展速度之快的同时,也勾起对杨浦电影院这些“老牌影院”的不少回忆。
杨浦电影院,最早名为“上海市公私合营杨浦电影院”。1967年改名为杨浦电影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杨浦区内新建的首家影院,位于平凉路1730号。1954年8月25日竣工开幕,当时总投资64万元,由上海市文化局拨款25万元,杨浦区政府、工会和工商界集资39万元建成。占地4061平方米,建筑面积2049平方米。电影院由二层楼厅和钢筋水泥结构的大型观众厅组合而成。观众厅为人字形屋顶,长方形磨石子地面,面积为768平方米,有软席座位1220张。
杨浦电影院首映的电影是我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连映数周,场场爆满。据出生于二十世纪50年代末的父辈们介绍,他们上学时,学校也时常组织观看《冰山上的来客》《智取威虎山》等影片。在物资匮乏、电影作品有限的年代,能观看这些影片,对于他们来说既兴奋又满足。
1975年,影院增添宽银幕设施;1985年5月,杨浦电影院在区内首次放映立体电影美国片《枪手哈特》,连映1个月,收入突破14万元,创历史记录。1986年全年放映电影2705场次,观众253万人次;1990年初,立体声电影建声改造完成……
1992年,与上海市影业房地经营公司达成“改建杨浦电影院,新建天马大厦”协议。历时5年,投资2500万元,新改建的杨浦电影院于1997年12月竣工开业,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拥有3个设施先进的放映厅,座位分别为543座、125座和90座。
1999年7月,杨浦电影院迎来新的机遇和发展,在充分利用杨浦电影院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社区文化和服务事业。现在杨浦电影院旧址已建设成为大桥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公益服务社、大桥街道老年学校等公共服务中心,为大桥街道社区居民提供了非常温馨、便捷的公共服务,让居民感受到美好的公共文化生活。
新中国成立以来,几十年的时光白驹过隙,从露天电影到高级影院,再到足不出户的立体环绕家庭影院;从方形幕布到IMAX;从2D到4D;从胶片到数码,不得不赞叹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变化。
随着时光的流逝,杨浦电影院往日辉煌还历历在目,它也终将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记。■徐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