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来到四平电影院开展调研,体验了一场无障碍电影的观影过程。虽然只“观影”半场,但与播音员、影院负责人和观影残疾人的交流中,我听到了更多电影以外的声音。
一部无障碍电影上映的背后,是众多爱心人士的努力和付出。来自东广电视台的无障碍电影播音员告诉我,从台本制作开始,就要反复推敲、精益求精,有些内容还需向专业人士求证,以确保每一句补充台词的准确性,并要掐准时间点,以实现与电影本身台词的无缝衔接。我特别感谢有这样一支专业、有爱心的队伍,为视障残疾人服务。
在电影放映前,我与身边的视障残疾人进行了交流。我深刻感受到,无障碍电影对于视障残疾人而言是公共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渴望通过电影艺术获取信息,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如何让无障碍电影满足更多视障残疾人的需求?在服务上,我们还有改进的空间。
一是在组织宣传上。目前,杨浦构建了“2+12”的区、街镇二级无障碍电影放映网络,区级层面与2家电影院合作,平均每月组织播放一场无障碍电影,并于每年10月举办无障碍电影周活动,每年覆盖2000人次。12个街镇实现无障碍电影放映点全覆盖,让有些腿脚不便或不愿外出的视障残疾人能够就近享受到无障碍电影服务。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宣传,通过每年的入户调查摸清情况,扩大无障碍电影知晓率,满足更多残疾人的观影需求。
二是在电影题材上。这次播放的《飞驰人生》是还在影院排片热映的电影,因为得到导演韩寒的支持,已经制作出了无障碍电影版本,在全市多家指定影院放映。然而有残疾人向我反映,大部分无障碍电影题材比较单一,新片源不多。目前,由于版权和制作等问题,无障碍电影片源有限,对此,我们要积极呼吁,争取资源,想办法打通版权关,从公益的角度出发,破解无障碍电影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的矛盾。
三是在人性化设计上。目前,影院的无障碍设施还不够到位,尤其是一些位于商圈、商业广场内的影院,无障碍设施设置不规范,盲道、坡道、扶手等并非一应俱全,一旦缺少陪护,视障残疾人行动起来往往存在安全隐患,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重点商圈等无障碍环境建设,以更加人性化、精细化的设计提升无障碍电影服务的品质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