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20日,区城管执法局对商场、广场、医院、酒店等生活垃圾“生产大户”,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法检查行动。
当天下午,记者首先跟随区城管执法局机动中队来到了大润发超市(杨浦店),只见这里摆放着一排棕色湿垃圾桶,里面却放满了塑料袋、泡沫板、包装盒等干垃圾和可回收物。而且,城管执法队员找了一圈也没看到干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桶。
五角场凯悦酒店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施行得也不到位,在其地下垃圾厢房里,原本应投放干垃圾的黑色垃圾桶却被贴上了“湿垃圾”“可回收物垃圾”的标识,桶内各类垃圾都有,而应当设置的蓝色可回收物桶和红色有害垃圾桶却不见踪影,并且在酒店大堂内,也未按照相关规定配置“干垃圾”和“可回收物”两分类垃圾桶。
区城管执法局监督科负责人王义龙告诉记者:“以上两家单位主要存在‘未按规定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和‘未按规定投放生活垃圾’两大问题,依据2014年颁布的《上海市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的有关规定,我们当场开具了《责令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并对其处以人民币500元的罚款。”
另外两家被检查单位——合生汇购物中心、市东医院虽配齐了四类垃圾桶,但存在食物残渣放入可回收物桶,医用镊子等医疗垃圾放入干垃圾桶等垃圾混装情况,故也被开具了《责令整改通知书》。
王义龙表示,此次突击检查既查问题——重点检查以上生活垃圾“生产大户”源头有没有分类、有没有设置分类容器、有没有分类投放,又教方法——对责任单位加强前端源头分拣、建立常态管理制度等提出具体要求。
记者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区城管执法局已针对垃圾分类开展行政检查998次,教育劝阻405次,督促整改219次,行政处罚21起,累计处罚金额2万余元。
另据悉,区城管执法局还将依托城管社区工作室,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进工地、进商家,开展全方位宣传引导、全流程联动协作,并把焦点从源头分类延伸至收运、处置环节,从产生“大户”延伸至“散户”,实施全区域推进、全过程管控,促进垃圾分类链条形成有效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