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窗外花架上有一青瓷花盆,盆的边缘长着一颗辣椒,虽是冬天依然枝繁叶茂,挂着红的黄的及干的小辣椒。谁知有斑鸠竟看中了这一亩三分地,不知什么时候衔来一根根枯枝杂草,在花盆上面铺就一个窝,生蛋孵鸟,一家两代四只斑鸠在花盆中整整生活了32天。
发现花盆中有斑鸠,是在2020年2月3日,即春节的正月初十早晨,我正要往花盆里浇水,发现盆中有一团黑黑的东西,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鸟,一身蓬松的羽毛,完全不像其他机灵的鸟儿即刻飞走,而是懒洋洋地站起来立在盆中。那只懒洋洋的鸟儿体形像鸽子,它一站起来,我看见了,花盆里还有一个蛋,也像鸽蛋那么大!
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看到这么大的鸟,还可让你随手可捉,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鸟蛋展现在我眼前。小时候我也跟着大孩子去抄麻雀窝捉鸟蛋,但都是空手而归。近七十年过去了,这次鸟蛋就在眼前,真是唾手可得!
我特地去网上作了查询,确认这是只斑鸠,俗称野鸽子,是野生保护动物,一般一窝两个蛋,而我早上看到窝里只有一个蛋。从那天开始我就暗中隔窗近距离观察花盆中的斑鸠,它趴在花盆里有时也看看我。有一天下午,我突然发现鸟儿离开了花盆,一看,花盆里又多了一个蛋,原来母斑鸠刚生完蛋要出去活动一下,几分钟后就又飞回花盆,趴在窝里孵蛋。
后来只见公斑鸠母斑鸠轮流孵蛋。斑鸠的公母从外形很难区别,开始两天只见窝里总有鸟,以为母鸟孵蛋是天职。每天中午总有一只斑鸠在窝边咕咕叫,猜想是它的老公来看望慰问送吃的。过了几天,终于能根据花纹辨别一二时,才发现它们原来是在换岗,每天轮流值班孵蛋。斑鸠连续24小时趴在花盆里也不容易,太累了有时也难得离开一次,往外飞一圈活络腿脚,几分钟后又马上回到花盆孵蛋,十分尽责。
当然,值班也有失信时。一天上午11点多,该是换岗交接班时,窝里母鸟开始伸长脖子,头东转西转,不停往外张望,显然有点兴奋,等待着公鸟来接班。然而等待了近一小时,始终没有等到公鸟来接班。母鸟从兴奋、盼望到扫兴、失望,开始低下了头,重新静静地守护在窝中。这一等就到了第二天中午,怕母鸟饿死,我们往盆里加了点麦粒,但它并不领情,反抗给食,还把麦粒打翻在外。
两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公鸟始终没来接班,估计母鸟已十分生气,给它加食就反抗,站起来尾巴翘得特别高。
趴在花盆里已连续四天四夜,只吃了很少一点麦粒,真担心母鸟撑不下去,这母鸟也没叫过一声,默默无声尽心尽职坚守孵蛋。
第四天下午,大概累得实在忍受不了,母鸟才往外飞了一圈,但几分钟后便回到了窝,继续用它的体温保持蛋的温度。
傍晚,母鸟发出了咕咕咕的叫声,不守信用不负责任的公鸟终于回来接班上岗。这时不管公鸟如何咕咕咕叫,如何不断向母鸟低头哈腰,累极生气的母鸟对此不理不睬,很快飞离花盆。
鸟尽管没有语言,但肢体动作很丰富。两只斑鸠接班换岗时,高兴了就会边咕咕咕叫边频频点头,很是礼貌客气,可能是对对方孵蛋值班辛苦的谢意吧;如相互不高兴了,则一个立即飞离,另一个匆匆上岗。
经过15天的孵化,两只白白的小鸟先后破壳而出。花盆里除了一只大斑鸠外,多了两只小斑鸠。花盆中的破蛋壳也很快不见了,大概被大斑鸠吃了。
小鸟在父母的呵护陪伴下很快长大,羽毛由白变淡灰,再变深灰。
鸟爸鸟妈用胸前羽毛为小鸟遮风挡雨,趴着生怕压着小鸟总是小心翼翼,有时就半蹲状掩护着小鸟,我们也只有在鸟爸鸟妈换岗时才能看到小鸟。
小鸟渐渐长大,白天也开始露在外面,但一到傍晚还是紧紧依偎在鸟爸鸟妈胸前,那里的羽毛将小鸟围得严严实实,生怕冻着。
鸟爸鸟妈比孵蛋时更辛苦了,它们需要定时嘴对嘴将胃中食物喂给小鸟。大鸟的嘴同时咬着两只小鸟的嘴喂食,有时也会先后喂。它们给小鸟喂食时,颈部就会涨得粗粗的,头上上下下使劲用力,牵动全身十分费劲。小鸟即使会啄食后还是很依赖父母的喂食,总是踮着脚,伸长脖子啄着大鸟的嘴。大鸟常被掏空,精疲力尽,有时被小鸟啄得也只好逃离。
有了小鸟后,鸟爸鸟妈的值班由孵蛋时白天换岗一次变成了三次。我原以为换岗二次,晚上鸟妈值班,其实不然。别看斑鸠脑袋小,但很有智慧,值班时间公平合理,晚上两只斑鸠还是轮流值班。斑鸠的时间概念很强,一般换岗都很准时。斑鸠守候小鸟实在累了饿了就咕咕咕叫,呼唤对方来接班,哺育一双小鸟着实辛苦。
小鸟变化真快,日长夜大,鸟爸鸟妈胸前的羽毛也逐渐包不住小鸟了。
第12天时,小鸟能站起来走几步了,第一次能在窝里自己啄食麦粒,羽毛也逐渐丰满,开始扇动翅膀,但直到第17天飞走时小鸟颈部还没有长出黑白斑块,也不会叫。
只是从第12天起,鸟爸鸟妈不再全天守候小鸟,白天会离开小鸟,只是定时来喂食,晚上继续陪伴小鸟过夜。
小鸟第15天时,到了晚上,鸟爸鸟妈也不再陪伴它们,不知是小鸟长大了花盆太小,还是在培养小鸟自立?
以后的几天清早,鸟妈总会早早来到小鸟身边喂食及陪伴近半小时。每当傍晚,夜幕降临前,鸟妈也总会飞来与小鸟相聚,陪伴一会后向小鸟告别,也许是安慰小鸟安心睡一夜吧。
小鸟第16天时,其中稍大点的鸟哥见鸟妈刚飞走,第一次猛然离开鸟窝飞了近半米距离,站在了离鸟窝不远的花架上,鸟哥望着外面跃跃欲飞,但飞不出去,看看窝,又进不了,摇摇晃晃心慌意乱。
鸟哥不在,单独留在窝里的鸟妹也在团团转。
这时鸟妈急速飞到了鸟哥旁,还停了会。我们想:看妈妈有什么办法让小鸟进窝?
后来,鸟哥见鸟妈进了窝,与窝中小鸟十分亲热,也鼓足勇气半飞半跳总算进了窝。
我们佩服鸟妈妈的聪明,引鸟入窝,化险为夷。此时,鸟妈与两只小鸟又团聚在一起,它使劲地同时喂着两只小鸟,给予它们安慰和鼓励。
小鸟成长变化速度超出预料。第17天早上,看似两只小鸟还走不稳飞不远,但也硬是努力飞离鸟窝几米远,不过体力还不够,马上回到窝里静静趴着休息了大半天。但有了昨天和当天早上离开鸟窝的两次经历,小鸟的翅膀硬了,胆子也更大了。我们在向花盆里加麦粒时,小鸟也不再反抗,而是尽情享用。下午四点多,突然听到鸟妈妈在咕咕咕大声叫,一看鸟窝已空,两只小鸟飞走了!
经过17天窝居后,它们将在大自然中开始新的独立生活了!
小鸟飞走后的第二天早上,鸟爸和鸟妈先后又来到窝边寻找它们的宝宝,鸟爸咕咕咕叫,鸟妈在窝边停留了好长一会儿,不断张望空着的窝。
我隔着玻璃窗用手机对着斑鸠又连拍了几张照,斑鸠已看惯了我的动作,依然很从容,头伸进花盆继续看着花盆中的空窝。它们一家四口还会一起回来吗?我家的花盆将保持在那里,为它们遮风遮雨的辣椒也还会生长在那里……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出门宅在家,这段每天隔窗相望的日子,为我们的生话增添了乐趣、舒展了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