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截至4月20日,杨浦援鄂医疗队员全部解除医学观察
白衣执甲逆风行 群燕归巢春更暖

  ■记者 毛信慧

  本报讯 4月14日,700多名上海援鄂医疗队队员解除医学观察,回到家人身边。其中,就有来自杨浦的8位医护人员。1月24日、1月27日、2月21日,他们分批前往武汉。离家时间最久的,至今已经有八十多天了。截至4月20日,杨浦援鄂医疗队员全部解除医学观察。

  儿子从出生到现在,第一次和他分开那么久

  “皮皮,妈妈回来啦!”与家人分开79天的上海市首批援鄂医疗队增补队员蔡莹颖,结束隔离休整,终于回家了。原以为平时很粘自己的儿子会冲上来给她一个拥抱,但儿子却挣脱了她的手。一瞬间,蔡莹颖的眼泪夺眶而出。

  蔡莹颖是杨浦区牙病防治所的医务人员,曾在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CCU(心内科监护病房)工作多年,同时也是红十字会注册救护师,有着丰富的急诊、重症救治经验。

  1月27日晚,接到通知后,蔡莹颖和家人告别,踏上了增援武汉的征程。

  1月29日,抵达武汉的第二天,蔡莹颖进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负责北六病区的医疗护理救治工作。

  这个病区主要收治重症患者。为严密防控疫情,病区没有陪护和保洁人员,所有的生活护理和病区清洁工作如换尿布、擦身、收拾生活垃圾等,都需要护理人员完成。每天工作8小时,往往工作开始没多久,汗水就浸透了防护服。“病区是严禁开空调的。身上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我真切感受到了什么叫汗如雨下。”蔡莹颖说。

  离家79天后,蔡莹颖回到了杨浦。“儿子从出生到现在,我第一次和他分开那么久。”在武汉时,儿子在视频聊天中要“抱抱”,蔡莹颖就“隔空”送上拥抱。“我告诉他,妈妈去武汉救人,他太小还不太懂。”蔡莹颖说,当时想着,回家后要多陪陪孩子,和他一起玩“迷宫”游戏。

  没想到,母子俩的久别重逢除了幸福,还有几分心酸。一下车,蔡莹颖激动地朝等在小区门口的家人跑去,刚蹲下身想抱起儿子,小朋友却下意识地后退了几步,挣脱了她的手,原来,因为离开妈妈太久,他一下子不敢相认。过了一会儿,他才轻轻搀起妈妈的手……

  回家的路上,小家伙一手拉着爸爸一手妈妈,蹦蹦跳跳地哼唱了一路。夕阳洒在一家三口的身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双医家庭:一个援鄂归来,一个去了发热哨点

  上海第九批援鄂心理医疗队队员顾陈韵是当天解除隔离的医生之一。他的爱人是定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此刻正坚守在社区医院的发热哨点,所以没能前来迎接。“援鄂期间,都是我爱人照顾家里,听说我要回来了,她就第一时间主动请命,投入本市首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哨点诊室工作。”顾陈韵说。

  2月20日晚,在新华医院发热门诊工作的顾陈韵得知,市卫健委要组派心理医疗队援助湖北,就第一时间请战。第二天,他就和两位同事,随上海第九批援鄂心理医疗队一起奔赴武汉。

  心理医疗队虽然不像其他临床队伍在一线救死扶伤,但他们是前方医护人员的“心灵港湾”,24小时待命,有时半夜接到咨询电话,一聊就是几十分钟、甚至一两个小时。

  一天,顾陈韵正准备吃晚饭,突然接到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一病区的求助电话,有一名患者出现明显的冲动、伤人行为,他放下饭菜立即赶了过去。“这个患者有撕扯防护服的行为。”一位医生提醒他。最终,顾陈韵和同事们妥善处理了这个突发事件,等回到住处时,已是晚上11点。

  在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医疗队不仅针对疫情下医护人员普遍存在的各种焦虑问题开展心理知识讲座,还在该院病房入口处,开设了心理咨询台,并在门诊一楼布置了一间“沪心港湾”心理咨询室。考虑到有一部分人不愿面对面咨询、或工作时间与现场咨询时间冲突等原因,队员们还通过微信平台,开展线上服务。

  一个月前,女儿过12岁生日,由于那天工作太繁忙,顾陈韵一直没时间联系家里,但女儿坚持等着跟他视频一起吹蜡烛。“女儿真的长大了!”最近,顾陈韵常常有这样的感慨。有一次,爱人像往常一样,趁中午休息赶回家为女儿准备午饭,走进厨房的那一刻还在纳闷“油烟机怎么没有关?”原来,是女儿在做蛋炒饭,“妈妈,你这样太辛苦了,我不会饿肚子的。”

  就在解除隔离后的第二天,顾陈韵重新回到了新华医院发热门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专题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生活·资讯
   第07版:图说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白衣执甲逆风行 群燕归巢春更暖
“全军出击”激活消费市场
巡察公告
杨浦区拟任干部提任前公示
杨浦时报要闻·综合02白衣执甲逆风行 群燕归巢春更暖 2020-04-21 2 2020年04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