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时报周末·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区已有5家睦邻小厨恢复营业
以安为先 “小食堂”里有“大讲究”

  ■记者 杨晓梅 文/摄

  “家门口的小食堂终于又开了,吃饭方便多了。”木耳鱼片、雪菜粉皮再加一份米饭,这是杨阿婆为自己挑选的午餐,日前,位于辽源西路107号的江浦路街道康善睦邻小厨,一改近几个月来的冷清,重新开门营业。

  今年85岁的杨阿婆住在飞虹路,到康善睦邻小厨步行仅需几分钟,她是这里的常客,“这家睦邻小厨去年6月开业后,我就经常过来吃,自己不用做饭了,特别方便,而且价格实惠。今天是它恢复营业后我第一次过来吃,饭菜味道跟以前一样,很合口味。”

  根据区民政局有序恢复养老服务秩序的工作指导意见,各街道在科学防控的前提下,正在加快恢复睦邻小厨的堂吃工作。截至发稿前,全区17家睦邻小厨中,已有5家恢复营业,分别为:龙江路睦邻小厨、齐齐哈尔路睦邻小厨、殷行新村睦邻小厨、延乐睦邻小厨、康善睦邻小厨。

  “食以安为先”,保障广大就餐老人的健康和安全,是头等大事。为此,街道和睦邻小厨作好了充分准备,区民政局,江浦路街道平安办、市场监管所等职能部门还对康善睦邻小厨开展了开业前联合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消防设施、食品安全、卫生防疫等。

  记者在现场看到,康善睦邻小厨恢复营业后有了一些肉眼可见的变化:正确佩戴口罩,接受测量体温、信息登记、手部消毒是进入餐厅前的“规定动作”;就餐区域的桌椅数量有所减少,间距拉开,每张桌子上均放有免洗消毒液;门口、窗户等醒目位置放置了用餐安全指南标识。

  “我们在早中晚三餐供应前后都要消毒,一天要消毒六次。实施人员限流,要求长条桌的顾客错位坐,圆桌的顾客隔位坐,一张桌子限坐两人,最多允许16人同时就餐。原本我们有一款‘打菜神器’,老人可自助取餐,吃多少拿多少,现在为了避免人员接触、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我们推出了不同金额的套餐,由戴口罩、帽子、手套的工作人员负责打菜。”睦邻小厨工作人员殷虹补充道。

  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康善睦邻小厨在菜品供应、服务方式上进行了“改良”:根据居民需求,午餐不仅供应菜饭,还新增了面条、馄饨等面食;结算方式更为多样,敬老卡、社保卡、现金、支付宝、微信均可结算;除堂吃之外,免费提供外带打包服务,并鼓励老人单独就餐。

  殷虹告诉记者,恢复营业几天来,睦邻小厨人流量仅为原先的两成,“但现在已有不少老人前来咨询助餐事宜,面对今后可能增长的人流,我们未雨绸缪、作好充分准备,还将根据就餐需求,随时调整菜品种类和数量,让老人们吃得开心,吃得安心。”

  据了解,今年,区民政局计划新开5家睦邻小厨,到2022年底,各街道将至少建成2家睦邻小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焦点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6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7版:English Edition
   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以安为先 “小食堂”里有“大讲究”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焦点02以安为先 “小食堂”里有“大讲究” 2020-04-25 2 2020年04月2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