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建设者四年的艰苦施工,上海市重大工程北横通道新建工程IV标隆昌路下立交,7月31日晚10时顺利通车。
北横通道隆昌路下立交位于隆昌路周家嘴路交汇处,全长510米,为机动车双向四车道,设计车速为50公里/小时。东面出入口位于周家嘴路水丰路口西侧,西面出入口位于周家嘴路德惠路口东侧。正式通车后,将有效缓解周边交通压力。
四年磨一剑攻克施工难关
2016年7月,隆昌路下立交第一阶段管线围挡施工;2017年12月,隆昌路下立交一阶段进行桩基开钻施工,正式拉开了施工帷幕;2018年5月,开始基坑开挖,工程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2018年11月,完成第一阶段主体结构并移交管线施工;2019年8月,第二阶段进行主体结构围挡施工;2019年12月,完成二阶段主体结构最后一块顶板浇筑,标志着工程主体结构正式贯通;2020年7月,隆昌路下立交顺利通车……
四年间,建设者遇到了大大小小的施工难题,其中场地受限是最大的问题。据隧道股份市政集团项目经理涂军飞介绍,隆昌路下立交结构施工宽度18.4m-19.2m,敷设于杨浦区主干道周家嘴路上,周边居民楼林立,车流量较大,路面交通组织要求较高,施工现场作业空间受限,施工围挡仅能紧贴围护结构边线,场地内不具有施工便道的条件。
为保障交通运营通畅,将工程施工对交通的影响降至最低,同时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项目部经多次研讨论证决定在结构北侧浇筑栈桥作为唯一的施工便道,衔接有限场地内的施工车辆和施工人员通行。“通过这一方式,我们为工程两侧腾出了双向6车道的通行空间。”
土建结构完工后,为确保能够按照既定节点完成建设任务,项目部管理人员倒排工期、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积极与相关部门对接、申请并取得夜间施工许可,一线建设者们挑灯夜战抢进度,加班加点赶工期,保质保量完成了强电桥架、照明桥架、应急照明排管、视频监控排管、水泵安装、变电所土建、声屏障立柱、防火涂料、文化石干挂、清水混凝土保护剂施工等机电安装和装饰装修工作,为顺利通车奠定了基础。
“精工艺”“黑科技”践行施工管理精细化
穿行在隆昌路下立交,低调质朴的混凝土墙面颇有时下流行的极简工业风味道,涂军飞告诉记者,自项目开工以来,项目部始终严把质量关,在混凝土质量控制方面更是下足功夫,通过精细化管理,使混凝土表面工艺尽可能达到无渗漏混凝土的要求,展现朴实无华的地下通道建筑效果。
在结构侧墙进行施工前,项目部预先在场地内浇筑试验段侧墙,以验证混凝土配合比情况、大钢模表面平整度、大钢模模板拼缝、混凝土色差等指标,并在试验段侧墙增设数条诱导缝,以达到防渗漏的目的;联合材料公司、拌合站进行混凝土抗裂试验,最终得到最优配合比;突破常规的土工布洒水养护方法,选用保温保湿养护布进行表面粘贴覆盖,新型养护布可以控制表面的温降速率,减小表面开裂风险,还可多次重复利用;对墙面进行清水混凝土保护剂施工,该保护剂既能修补混凝土表面的各种瑕疵,又能保持混凝土浇注后留下的自然纹理和质感。
精细化的施工管理也少不了“黑科技”的助力。项目部运用BIM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建模,预先模拟施工工序,及时发现、解决模拟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施工工序,实现高效能管理。项目部还对施工人员、管理人员进行真实信息采集,制作个人专属芯片,通过智能化门禁系统精确掌握施工区域人员进出到岗情况,有效避免了闲杂人等进出工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通过精心组织、科学管理,项目团队不仅圆满完成各项建设任务,而且获得了“2018年度上海市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2018年度上海市文明工地”“2018年度上海‘明星工地’”“业主推荐奖”等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