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杨浦区新江湾社区A3-05地块租赁住房项目
实时温度:35℃
体感温度:44℃
■记者 杨晓梅 实习生 李泽雨
连日来,受副热带高压影响,申城“炎”值爆表,今年首个37℃以上酷暑日已经诞生。记者将镜头对准用双手筑起高楼的城市建设者,记录下他们忙碌辛劳的身影。
每天和滚烫的钢筋“亲密”接触
绑扎钢筋、木工制模、打混凝土……耀眼的阳光、蒸腾的热气,露天工作的建筑工人们正在接受严峻“烤验”。手机软件显示,实时气温已达35℃,体感温度更是高达44℃,记者摸了摸工地出入口爆晒下的铁栏杆扶手,被烫得赶紧缩回了手。烈日下,工人们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每个人必备一个大水瓶,工作时就放在一旁,以便及时补充水分;黝黑的皮肤也是他们的“标配”,为了遮阳,有的工人还颇有创意地把草帽帽檐加到安全帽上。
穿着运动鞋踩在水泥地上,记者都能感受到热浪透过鞋子直达脚底,更何况是在阳光下的钢筋。今年46岁的钢筋工杨凯每天和这些滚烫的钢筋“亲密”接触,一手固定住钢筋,一手用工具把钢筋绑扎扣死,这个动作他每天要重复无数次。“为防止晒伤、烫伤,施工时我们需要戴手套,但有时胳膊不小心碰到还是会被烫一下。”不一会儿,杨凯和工友们的衣服就被汗水浸湿了,“我做这行快26年了,钢筋工是全年户外作业,我们都习惯了。”杨凯笑着说。
建设不停歇 防暑不马虎
项目建设不停歇,防暑降温也不能马虎。
项目经理陆周介绍,项目部在工地旁设置了茶水亭,全天提供饮用水、大麦茶,工人可以随时进来歇歇脚;发放人丹、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防暑降温物品,盐汽水、绿豆汤等清凉饮品也供应充足;调整施工时间,避开上午十点至下午三点的高温时段,让工人得到休息的同时有序施工、提高效率,保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生活区还配备了淋浴房、厕所,食堂和员工宿舍都装有空调、风扇……努力为工人营造舒适的施工、生活环境。
据统计,目前全区共有196个工地在火热建设中。针对近期连续高温天气,区建管委督促辖区内在建工程要落实好夏季防暑降温措施,合理调整作息时间,通过“做两头、歇中间”等措施,避免高温天气露天室外作业,当天气预报气温达 37℃以上时,需暂停户外施工作业;做好施工现场的卫生防疫工作,加强对食品和饮用水的卫生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制度,避免食品变质引发中毒事件;确保施工人员宿舍、食堂、厕所、淋浴间等临时设施符合标准和满足防暑降温工作需要;加强对夏季易发疾病的监控,现场作业人员发生法定传染病、食物中毒时,应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记者手记
“人民城市人民建”,这些城市建设者们用汗水浇灌钢筋水泥,为自己的美好生活努力奋斗,也为上海的城市发展贡献力量。“人民城市为人民”,他们不仅是一群辛勤的劳动者,也是这座人民城市的一分子,夏送凉、冬送暖,送出更为周到、贴心、精细的后勤保障服务,就是对劳动者的尊重与关爱。城市,总是因人而生动。关注“战高温”劳动者的同时,也要将清凉服务及时落实到位,真正让每一位普通劳动者感受到城市的美好、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