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时报周末·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里米面为啥凭空出现小虫
吃了会不会传染疾病

  据新华社 在夏季,天气炎热,空气潮湿,制作美食最重要的原料——米和面粉在存放的过程中很容易生虫子。让人疑惑的是,这些虫子是从哪来的?密封保存为什么还会出现?这些虫子会传染疾病吗?

  米面里面的虫并不是凭空出现,而是通过虫卵孵化出的幼虫。它的来源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源头的问题。粮食通常在生长的时候就有虫卵,米面的加工过程也比较简单,主要是为了将营养物质保留下来。成虫在加工过程中会被杀死,但是,这些虫卵在适宜的条件下便会孵化成幼虫。

  储藏环境和运输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会有虫源,温度和湿度达到合适的条件便会迅速繁殖。

  米虫也叫米象。米象是由瑞典生物学家林奈在1763年发现的,并将其命名为Sitophilus oryzae。米象这个名字来源于它细长的鼻子,其个头只有3-4毫米,鼻子却有1毫米长。米象有翅膀可以飞行,但在米仓中很少飞行。

  拟谷盗是经常出现在面粉里的虫子,它们比米虫要大一些,长4.5-6毫米,呈红褐色,通常分为赤拟谷盗和杂拟谷盗两种。

  米面里的虫会在米面里产卵,成熟的米象会用口中利器将糙米挖成深孔,并在里面产卵。

  虫卵发育成长主要靠谷粒,一步一步将谷粒咬穿,最终掏空米粒,并把虫粪排到米粒外面。但是米象自身没有病毒,也不会传染疾病,米象对我们也不会产生叮咬或者寄生等问题,只要洗去米虫可安全食用。

  面粉里的拟谷盗也可产卵,只有在气温较高时才会迅速繁殖,每只雌虫可产卵1000粒,但不具有传染疾病的能力。

  生虫的米面是可以吃的。被米象咬过的米粒表面颜色变暗,厚度变薄,经过淘洗会飘在水面上,弃去坏掉的米粒即可食用。

  生虫的米面如果采取合适的措施不会产生安全隐患:放在通风处晾晒,虫子会慢慢爬出;没有爬出去的虫子可通过筛子筛出,经过筛子得到的面几乎不含有虫,存放得当可安心食用;经过筛子得到的米可用清水淘洗,弃去水面上漂浮的空壳即可食用,但如果米面发生霉变,便不宜食用。

  树叶预防法:摘取新鲜干净的杨树叶或槐树叶清洗晾晒,晒干后盖在米粒上面,厚度保持3厘米左右,即可预防米象。

  纱布防虫法:传统防虫的方式是将花椒或麻椒放入纱布中裹紧,放入米袋中,研究表明15-25粒麻椒、花椒就足够驱除1升大米中的米象。

  熏蒸法:是在密闭场所用熏蒸剂的气味来杀死害虫的一种方法,一般将大蒜作为熏蒸剂,研究表明10-12瓣大蒜放入米中,3天就可以杀死1升大米中几乎所有的米象。

  隔氧法:可选用隔绝氧气的方式将米面密封保存,分装入袋子中,然后抽真空,从而预防害虫。

  低温法:将米面分装到干净的塑料袋里,放入冰箱冷藏,害虫达不到合适的温度便无法继续生长繁殖。

  综上所述,米面中的小虫自身没有病毒,也不会传染疾病。生虫的米面,只要采取合适的措施处理,也是可以吃的。■谷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焦点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6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7版:时报周末·公益广告
   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集装箱式”核酸检测实验室来了
下一场大流行会源自养殖场吗?
吃了会不会传染疾病
儿童乳牙受伤亦应尽快就医
新冠康复者仍可能二次感染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健康05吃了会不会传染疾病 2020-08-15 2 2020年08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