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成佳佳
约70个不同产业功能、不同商业模式的众创平台和孵化器在此汇聚,超过15万人在此工作、学习和生活……走在如今融生活、工作、休闲、社交于一体的大创智区域,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城乡结合部的商业活动区和工厂仓库的密集区。
作为杨浦“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先行区和核心区,大创智创新发展示范区始建于2003年。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依托复旦、同济、上财等高校的知识溢出效应,结合江湾-五角场市级副中心建设,大创智已成为人才汇聚的宝地、创新创业的福地、产业发展的高地。2020年,大创智区域年度总营收已超过2800亿元。
经济数字化、生活数字化、治理数字化。在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大创智区域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记者近日获悉,大创智区域将全力构建数字化特色场景链,形成数字化双创生态链,打造成为上海数字化转型示范区。
创造数字经济产业新高地,提供更宽容的创客环境
在总面积约8.2平方公里的大创智区域,不仅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进驻,还有杨浦本土孵化培育的行业翘楚,形成互联网和大数据云计算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大创智区域范围内已经开放了许多互联网应用场景,为企业提供更多数字技术应用机会,推动互联网企业向数字化转型。
这里既有商米之家全球首店,也有声网自主研发的线上会议系统,在疫情期间免费开放给园区企业使用;既有数字物联网充电桩,也有全球建筑机器人建造智能技术研发中心、全国互联网医院总部……
区科创集团负责人表示,今后,这里还将进一步开放大创智线上线下空间,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创造数字经济产业新高地;打造数字应用场景地标,提供更自由、更宽容的创客环境以及双创配套服务。
实现城市公共空间的高品质串联
二十多年来,大创智借鉴美国硅谷和巴黎左岸的规划理念进行开发建设,旧貌换新颜。为紧跟数字时代新需求,大创智还将持续自我更新,为数字生活新范式提供更合适的载体空间。
区科创集团负责人透露,接下来,大创智区域将重点推进一系列公共空间项目。其中,大创智数字公园将成为数字化应用场景的样板间,集中展现数字健康、数字文旅、数字商业、数字化设计建造等技术的应用。以数字公园为起点的“创智环”,将针对大创智核心区公共空间近5公里范围,开展空间设计优化,实现区域内城市公共空间的高品质串联。而横穿“创智环”的1.3公里慢行系统,将打造以绿化带为载体的韧性城市公共空间,激发区域活力,实现公共空间数字化运营。“同时,我们也在联合AECOM等园区企业打造数字赋能工坊,在大创智数字公园、‘创智环’和绿轴这些场景率先应用数据赋能。”
记者了解到,在区发改委和区统计局的牵头和指导下,依托脉策等园区企业的数字化技术,大创智区域将针对企业项目的开发与运营需求,进行大数据采集与分析,并融合园区数据、政府数据与市场数据,就人口人迹、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板块应用数据为实际运营赋能。
与此同时,通过逐年的数字分析比对,进一步调整或强化区域配套设施和功能业态混合度,提供项目开发与运营的决策依据,提升运营效率与效益,以及区域的公共服务能力。
打造更加完善的数字化产业生态闭环
从只有3名员工发展成为纳斯达克上市市值60亿美金的声网,被字节跳动以10亿美金收购的闻学网络……在十几年前大创智与湾区委员会联合成立的湾区数字化产业园内,杨浦孵化了一批又一批创新企业。
立足已有的双创生态氛围和产业培育经验,大创智下一步将强化对数字化产业生态的营造,继续依托外部合作平台和内部加速平台,重点推进数字模拟城市相关领域的合作,帮助企业获得更多国际化专业信息和合作机会;立足国内生态,依托上海市云计算大数据创新基地和周边著名高校,创造机会为创业者提供针对数字化最新的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培训。
同时,与园区企业如声网、道客等保持紧密合作,利用他们在实时互联网、云原生垂直生态领域的产业资源,培育相关行业的企业快速成长。此外,科创集团也在积极筹集资金,探索成立数字化产业的孵化基金,打造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闭环,助推企业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