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色与光明在这里交相辉映
  杨树浦发电厂建于1941年的老烟囱

  “二·六轰炸”后的杨树浦发电厂

  重燃都市之光——陈毅市长指挥抢救杨树浦电厂

  为纪念王孝和烈士,1989年,杨树浦发电厂在广场上建造王孝和烈士塑像。

  杨树浦发电厂上世纪建造的两根烟囱被保留下来

  杨树浦电厂旧照

  杨树浦路2800号是上海工部局电气处新厂旧址,它位于如今的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杨树浦发电厂内,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有20世纪初建造的办公楼、机房、取水口等6处工业遗址,也是王孝和烈士塑像的所在地。自上海工部局电气处时期起直至解放后,杨树浦发电厂的工人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国民党政府当局进行了长期的英勇斗争。

  不夜城的光明之源

  1882年,原工部局秘书长立德尔成立了上海电气公司,公司在虹口建立发电厂,厂址位于今南京东路江西中路路口,这是中国第一家发电厂。1882年7月26日下午7时,电厂开始供电,外滩、南京路、百老汇路(今大名路)三条主干道上的15盏弧光灯同时发光,从此上海有了“不夜城”之称。

  1893年,公共租界工部局以6.61万两白银收购了上海电气公司,成立了上海工部局电气处。20世纪初,上海工商业不断发展,原先的发电不能满足上海日渐增长的用电需求。1911年,工部局电气处选址杨树浦沈家滩建设新的发电厂,于1913年4月12日建成,开始馈电,该厂位于杨树浦,故称之为杨树浦发电厂。以后多次扩建,至1923年时已成为当时远东最大的火力发电厂。

  1929年,上海工部局将其所管理的全部电气事业以8,100万两白银的价格售予美商,工部局电气处自此更名为上海电力公司。此后上海电力公司不断向沪西越界供电,当1935年时已占有全上海80%的供电量,1936年全年发电量达8.71亿千瓦时,长期维持着几乎整座不夜城的光明。

  工人运动的红色光辉

  杨树浦发电厂带给上海这座城市的光明并不止于电力。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饱受内忧外患的折磨,坐落在租界边缘的杨树浦发电厂正处在历史的浪峰之上。在上海的革命历史中,工人阶级作为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历来是一股重要力量。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杨树浦发电厂的2000多名中国工人参与了长达99天的大罢工,他们的不懈斗争迫使工部局接受了工人们提出的条件。在随后1927年3月21日周恩来等人领导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中,亦有一百多名电厂工人参与了战斗。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了发电厂,次年11月,电厂的英美籍技术和管理人员被日军关押,于是中国人员接替了电厂的生产管理工作。1943年9月,日本华中水电公司接管电厂,更名为华中水电公司上海电气支店,拆卸厂内设备、疏于管理,电厂年发电量降至原来的三分之一。在这一段灰暗的时期,电厂工人们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斗争,在维持电力供应的同时也反抗着日军的奴役统治,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1945年抗战胜利后,电厂交还美商经营,经整修后发电能力迅速恢复。

  解放前夕,杨树浦发电厂也曾涌现出一批革命先锋。1948年2月,上海申新九厂工人大罢工被国民党政府血腥镇压。在白色恐怖之中,电厂工人、共产党员王孝和挺身而出,领导电厂工人支援申九工人、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1948年4月21日,王孝和被密谋逮捕,他在狱中受尽折磨却坚定不屈,同年9月30日英勇就义,时年仅24岁。王孝和烈士以生命捍卫了革命信念,在黎明到来之前抛洒了鲜血。

  在上海解放前夕,电厂工人继承了王孝和烈士的遗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保护电厂、维持上海的电力供应。1950年2月6日,杨树浦发电厂遭到台湾国民党当局出动17架美制轰炸机投下15枚炸弹轰炸,30名工人被炸死、大量设备严重受损甚至被炸毁。电厂工人化悲痛为力量,与解放军战士和青年学生一起清理现场,仅用42小时5分钟就恢复了发电,将光明还予上海。

  城市发展的“守望者”

  杨树浦发电厂曾有一座高达105米的大烟囱。它就像屹立在黄浦江边的一座航标灯,远洋轮船一进入吴淞口,船上的乘客一看见它便知抵达了上海。那座老烟囱建成于1941年,是当时发电厂为高温高压锅炉专门配备的,外部是美国进口的钢板,内部衬有耐火砖。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傲视上海滩的高度使它成为了当时上海的地标性建筑。

  后来杨树浦发电厂分别于1979年和1998年又新建了两根180米高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烟囱,而老烟囱也不再像从前那样鹤立鸡群了。2003年,曾经是上海最高建筑物的老烟囱被拆除了,它的底座被收藏在上海历史博物馆。

  半个多世纪里,这根在阳光下泛着银光,散发着一种冷峻之美的大烟囱成为许多上海游子心中挥之不去的青春记忆,著名导演史蜀君将之温情地比作“村口的老槐树”,守护着世代生活的家园,召唤着游子归家的方向。

  老烟囱的拆除引来了上海市民的一片惋惜之声,于是在杨树浦电厂今后的规划中,上世纪建造的两根烟囱被保护了起来。尽管现在它们的历史并不长,但在今后的时光里也将是上海工业发展的珍贵印记。

  为配合国家能源政策的调整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实现节能减排,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杨树浦发电厂的2号发电机组已于2010年12月18日停止运行。从1911年上海工部局电气处兴建江边电站,到2010年末,杨树浦发电厂关停发电机组,杨树浦的工业遗址见证了上海百年的兴衰荣辱,维系了上海百年的不灭光明。不夜城的光明由此而始,却不会就此而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专题
   第06版:评论
   第07版:生活·资讯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红色与光明在这里交相辉映
杨浦时报专题05红色与光明在这里交相辉映 2021-03-23 2 2021年03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