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因人而生,因人而兴。上海市民文化节是展示上海群众文化建设丰硕成果和市民文化风采的重要平台,贯穿全年、遍及全市、覆盖全民。据统计,自2013年举办至今,已累计开展活动超过40万项,服务市民近2亿人次。
在杨浦,居民群众身边从不缺尝试、展示的机会:民族舞、音乐、国画、美食、剪纸……在各种社区文化活动中,他们可以充分发掘、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并获得丰富的文化服务体验。这是杨浦努力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生动诠释。
■记者 王歆瑜 汤顺佳
五大板块特色活动:各方参与,“全民共享”
3月28日,以“同庆建党百年,共享人民节日”为主题的2021上海市民文化节杨浦区“文化服务日”主题活动全面启动。
自3月28日起,杨浦推出一批全民赛事和美育项目,形成“百个社区树品牌、万支团队齐开彩,社会各界同参与,千万市民共享受”的新成果。区文旅局将联合各街道、商圈、景区、园区共同推出五大重点板块,为全区居民提供丰富的文化大餐。
第一板块:“红色初心”建党百年活动——
文旅部非遗司和公共服务中心、市文旅局将与杨浦区共同举办“百年百艺·薪火相传”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和“不忘初心,为人民歌唱”庆祝建党百年全国群众歌曲创作征集展演。市文联、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与杨浦区联手主办“曙光”庆祝建党百年大型主题艺术展、“梦想从这里启航”党的出版一百年文献展和“海派歌·颂百年”第二届中华之声海派音乐原创歌曲征集展演。
第二板块:“共享美好”市民群文活动——
今年的“文化服务日”,杨浦12个街道推出“一街一品”。定海路街道探索非遗文化的现代展现,举办远东呐喊——“上海港码头号子”图片展。大桥街道将“桥”文化融入工作,打造学习节、人文行走等文化品牌。平凉路街道依托滨江党建服务站点建设,举办庆祝建党百年海派文化系列综艺演出……
第三板块:“悦享书香”全民阅读活动——
区图书馆与上海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打造上海第一家主题有声阅读空间“云享·人文书房”,15位大咖讲师走进“静思讲坛”推出精品讲座,“书香下午茶”“阅读好声音”“悦音书话”“欧洲之窗”等50余场品牌活动百花齐放,推动全民阅读、悦享书香。
第四板块:“乐游春风”文旅融合活动——
推出红色记忆、邂逅工业、亲子乐玩、寻春赏绿、休闲乐购等7条特色线路。杨浦与腾讯共同承办“建筑可阅读”3.0版“全民拍”全市摄影大赛,征集上海优秀建筑的摄影作品,传递城市人文情怀,将于4月15日截止投稿。
第五板块:“艺秀生活”商圈景区活动——
创智天地-大学路全域旅游示范街区推出“同好生活节”,音乐show、国风换装、古风宅舞、古风巡游4个主题20场活动。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开启宠爱嘉年华、端午游园会、夜艺巡游和造节集市。共青森林公园举办第二十届都市森林百花展,黄兴公园举办海棠文化节。
2021上海市民文化节杨浦区“文化服务日”主题活动中,对“人民·秀带”直播间、“建筑可阅读”全民拍摄影大赛、“云享·人文书房”、同好生活节、“追梦少年 足迹启航”少年儿童美术书法展等5个项目进行了推介。
据统计,在文化服务日当天,杨浦区公共文化阵地开展活动共计54场。在市民文化节春季活动中,杨浦将推出重点文化活动百个项目、千场活动。
社区文化活动百花齐放,令人“如沐春风”
控江:打造“十分钟公共文化圈”
3月28日,“百年积淀再出发,笃学致远谱新篇”——控江路街道第十五届学习节暨2021市民文化节主题活动,在社区文化活动分中心举行。本次活动采用网络直播和线下互动相结合的形式,通过线上表彰展示、线下参观互动,让更多居民参与进来,融入其中。
“我们乐在控江,我们学在控江,我们热爱控江,我们奉献控江……”上午十点,直播开场。一首诗朗诵《乐学控江,我们在闪光》,为活动拉开了序幕。表演者均为控江的多代学习之星。被评为多代学习之星的蒋秋菊是社区学校的钢琴教师,这项公益服务,她已经坚持了十五年。她说,控江路社区处处充满了学习的氛围,居民们热爱学习、乐于学习,这也激励她继续教学,为社区文化教育作贡献。
今年市民文化节,控江路街道准备了多项活动:“旧址新貌、红色传承”革命史迹展诉说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故事;“电影里的抗战”建党100周年红色电影回顾展用电影重温历史;非遗手作体验以麦杆画、传统手工银饰制作,带领市民一探非遗世界的奥秘……
以文载道,以文化人。其实,除市民文化节外,控江路街道坚持文化活动“365天不打烊”。近年来,街道致力于打造“十分钟公共文化圈”,将辖区内25个居委会全部纳入服务范围,实现小区文化配送全覆盖。此外,街道推进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硬、软件更新,开辟数字化美术馆形式,建设“非遗YUE空间”“筑梦控江”等文化场所,便于居民跳出常规,接触文化新领域。
钱敏介绍,目前,在位于黄兴路的控江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内,小型文化活动天天有,大型市、区级文化配送活动每个月举办两次左右。4月,这里还将开展各种展览、戏剧演出、社区读书节……社区“文艺风”会一直刮下去,带动更多人在离开校园后“学无止境”。
四平:以食为媒,链接社区大家庭
每家单位、每个人准备一道自制美食,进行“厨艺大比拼”,看看谁的手艺更胜一筹。3月28日,“舌尖上的四平”四平社区第七届美食节在本溪路上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行。作为四平社区文化服务日的品牌项目之一,社区美食节长期受到各方欢迎。居民、商企、师生在此以食为媒,加强沟通交流,传递出社区大家庭的浓浓情谊。
“中华美食区”内,家住大连西路四弄的吴敏虹是小区响当当的“王牌大厨”,这次她带来的是一道秋葵土豆泥。“这道菜是我为了这次美食节特别设计的,春意盎然的天气,餐桌上也要装点上绿色,我第一反应就是用秋葵做食材。秋葵切开是五角星形状的,特别漂亮。”
不仅中华美食令人食指大动,异域风情也抓人眼球。留学生区域,来自上海财经大学的哈萨克斯坦“选手”,弹起了家乡的民族乐器“招揽生意”。身着蒙古国长袍的扎雅则带来了特色美食炸肉饼,“我们的炸肉饼和中国的肉饼有点异曲同工之妙。里面有肉,外面是面粉,炸起来特别好吃。”
现场除了品尝环节,还有大厨进行烹饪展示,教大家制作西点和菜肴。活动最后,所有“美食家”现场投票,评选出最具人气商家、最具特色美食奖、最具创意奖、最具美味奖及最具人气奖。
四平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相关负责人刘美英表示,街道希望通过本次美食节,更好地与辖区企业、高校达成共建合作,实现联结共赢;在宣传推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
当天,除社区美食节外,还举办了“童心向党、百年辉煌”儿童绘画课堂、“指尖上的历史”亲子手工DIY活动。据悉,本次四平社区文化服务日,旨在打造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接地气、有人气的活动,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