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线诉讼提升司法效率

  ■周晗隽

  “当事人足不出户就能参加诉讼”“在线庭审平均用时36分钟,比线下节约2/3,案件平均审理周期60天,比线下缩短1/4。”今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出,保障在线诉讼依法规范进行。在线诉讼这一互联网司法新模式,给人民群众带来切实便利,成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一个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的现代化,同样离不开信息化。作为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成果,无接触式的在线诉讼成功通过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也在疫情期间实现了加速落地。只要一部智能手机、一台电脑,就能完成立案、送达、调解、开庭、执行等诉讼程序。这极大方便了诉讼当事人,减轻了因时空局限所产生的诉讼负担,实现了“审判执行不停摆、公平正义不止步”。同时,诉讼全过程的信息化、无纸化,也为完善司法公开、提升司法效率、落实司法问责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条件。

  符合司法规律的信息化建设,助力在线诉讼全面升级。近年来,人民法院在完成以数据为核心的信息化3.0版之后,为落实“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要求,提出了以知识为中心的信息化4.0版的目标。未来升级后的在线诉讼,有望实现5G远程庭审、VR还原现场、人脸情绪识别等,区块链技术的深化应用也有望解决电子证据的鉴真难题。基于司法大数据整合的智能审判辅助,可以为更加客观认定事实、更加精准适用法律提供助益。

  建设网络强国,在线诉讼是与之匹配的审判运行模式。同时也应看到,当前在线诉讼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隔空”庭审缺乏现场参与,一定程度影响司法的严肃性与仪式感;“云端”质证也会涉及线下证据的审核、判断等问题。推动在线诉讼更有质量、更加高效,需要完善与信息化技术相适应的程序规则。不久前,最高人民法院就在线办理案件的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线上与线下的诉讼场景虽有不同,但都应当进行规则治理。通过更为详细、合理的在线诉讼程序规则,使法官有法可依,当事人有规可循,更有利于守护“云端”秩序。同时,除了明确适用范围与条件,指引法官选择适合的案件进行在线诉讼之外,还应当充分尊重当事人的选择权。

  在线诉讼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也彰显了人民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记司法为民宗旨。随着信息技术与司法规律的加速融合,更高效、更便捷、更有质量的在线诉讼,将更好守护社会公平正义,也将为全球互联网法治发展积极贡献中国方案。(来源:人民日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专题
   第06版:评论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数字赋能,拓展技贸“朋友圈”
保障生物安全
在线诉讼提升司法效率
政策设计要有棱角
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杨浦时报评论06在线诉讼提升司法效率 2021-04-20 2 2021年04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