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 6 月,一张照片刷爆了申城人的“朋友圈”,在当时的交通大整治期间,市民何女士为大汗淋漓的执勤交警递上纸巾。
何女士说,自己在中原路上看到交警脸上全是汗,连帽檐都浸湿了,便掏出纸巾递过去说:“警察同志,擦擦汗吧,你们太辛苦了!”
这位执勤交警,是杨浦公安分局交警支队机动大队民警金海波。当时,他所在的岗位——中原路翔殷路岗,是著名的“肖玉泉”岗组。
民警金海波1970年出生,中共党员,曾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平安先锋、上海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在交警岗位上,金海波始终坚持规范化执法,他常说:“规范就是我追求的永恒目标。”改革开放40年来,金海波作为一线执勤交警感触良多:“道路拓宽了,隧桥开通了,马路上的车辆也明显增多,这给交通执法带来了一定难度,但相对应的,群众的守法意识也有了明显提高。”
“在上世纪90年代,我刚刚参加交警工作时,一个交警中队有40多个人,但只有一辆面包车和几辆巡逻用的摩托车,警用装备不像现在这么齐全。”金海波回忆道。虽然硬件不全,但并不影响金海波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他始终坚信:你和群众有多近,群众就和你有多亲。许多接受金海波处罚的司机和市民,非但不抱怨,反而心悦诚服,甚至成为了金海波的“粉丝”。
金海波始终坚持文明、规范执法, 在工作中他往往以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方法,起到警示一个人、教育一大片的管理效果。针对路口非机动车和行人违法现象,他在坚持执法公正的同时,并不以“管理者”自居,为行人营造一片和谐的氛围。
有一次,翔殷路翔殷支路路口附近发生了一起电动自行车与自行车相撞的事故,双方争执不下。虽说事故不大,但情况却有些“特殊”。骑电动自行车的是一位随军家属,而相关的官兵听到消息后,没来得及换掉军装就赶过来了解情况。路上有群众见状,便停下来“看热闹”。
金海波迅速赶到现场后,先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心中有了底。他深知规范化执法的重要性,只有一碗水端平,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最终,金海波根据相关法律认定了双方的主次责任:电动自行车逆行且在城市快速路上行驶,骑车人负事故主要责任;而自行车不按规定行驶,穿越绿化带需负次要责任。随后,金海波对双方进行了详细的释法说明,双方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围观群众也拍手叫好。
金海波还努力把完善挖掘道路交通资源,作为交通管理的重要一环。他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在发现长海医院门口存在“乱停车”现象后,他借鉴公交车入站港湾式停车,并协调医院开辟门急诊出入通道,有效缓解了周一交通顽疾。他还会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广泛深入社区和其他单位,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得到社区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道路通畅了,人心也就通畅了。”这是金海波始终不变的追求。(区公安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