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城事·三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上理工新食堂用餐的幸福:600余种美食,吃两年不重样
师生“刷脸吃饭”将走进现实

  ■记者 高靓   通讯员 王博

  “600余种,每天一种,可以吃两年不重样”“这次终于不用再羡慕别人家的食堂了”“毕业多年的校友能去蹭饭吗”……近来,上海理工大学军工路校区南区新食堂“思餐厅”刷屏了该校师生的朋友圈。

  这个新食堂历经三年建设,集个性化、多层次、立体化于一体,建筑面积逾9000平方米,总共四层。该校新引进了两家餐饮企业,推出各国风味的600余种美食,为师生提供多样化的餐饮选择。

  一至四楼,美食“层层叠叠”,应有尽有

  走进一楼,一眼便看到就餐区内摆放的带有“USST”标志的镂空木质座椅,充满了浓浓的上理范。一楼分为多个区域,在自助大众餐厅,每天早中晚都会提供30余种菜品,菜品每日更换,价格较为亲民,在1-7元不等。快餐套餐区域目前提供香辣香肉拌饭、三鲜丸子拌饭等12个品种。此外,还有早点、手工拉面、馄饨、饺子等可供选择。

  记者注意到,一楼设置了一处智能结账区,采用人脸识别自动结算系统,预计5月下旬该设备正式投入使用,届时,将大大减少师生的就餐排队时间。

  二楼分为民族风味餐厅和西餐厅,两块区域的装修风格大有不同,一处设置拱门造型,搭配了绿、黄双色圆形靠背座椅,另一处则是木地板配合皮质卡座。在这一层,营养快餐、西北面食、沙拉、牛排、意大利面及东南亚菜肴,应有尽有。

  三楼,提供汉堡薯条、可乐炸鸡、酸辣粉、担担面、麻辣香锅、麻辣烫、咖喱饭、牛丼饭、蛋挞、泡芙等上百种餐品。

  而在四楼,则有营养自选餐(教工餐)、广式烧腊饭、茄汁面等。就餐区还设置了圆桌,楼顶种有绿植,在此用餐可谓“美景与美食皆可得”。

  从“提供什么吃什么”到“想吃什么提供什么”

  为何新食堂取名为“思餐厅”?记者从上海理工大学了解到,“思”取自该校校训“信义勤爱、思学志远”,寓意慎思明辨、思而求新,学校希望为师生提供舒适敞亮的学习交流空间。为此,“思餐厅”延长开放时间至晚上10点,同时增加充电插座,为学生自修提供最大化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全校师生更快熟悉新食堂,该校团委还组织了40名学生志愿者,每层10名,持续开展为期1个月的志愿服务,为师生们提供引导和信息咨询服务。此外,学校开通平台,鼓励师生对新食堂提出意见建议,以便日后加以改进。

  记者获悉,接下来,上理工“思餐厅”将在各楼层全面实现就餐人脸识别结账业务,真正让师生“刷脸吃饭”成为现实,并将逐步推广至全校食堂。

  近年来,上海理工大学不断提升用餐环境和菜品质量,增强师生满意度和获得感。如,在军工路校区第一食堂打造烘焙坊,提供面包甜点、牛排、意面等速食产品;在学校新世纪餐厅推出夜宵,满足差异化饮食需求;在军工路校区推出砂锅、粉丝汤、羊肉煲等时令菜品;在复兴路校区提供冷餐甜品,以满足国际师生的饮食习惯。“此次思餐厅的启用,大大缓解了校内其他食堂的就餐压力。有了周转空间,我们也将持续对学校其他食堂进行改造,比如持续引进社会化餐饮企业、升级菜品、改善环境、调整布局等,让食堂不再只是用餐的地方,更是学生学习、生活空间的延伸。”上海理工大学后勤管理处副处长邵荣说。

  未来,该校还将打造线上“云餐厅”,师生可通过WeLink在线上预约点餐,也能点餐送到寝室、办公室;同时建立菜品库,通过引入师生在线评价实现对菜品的更新淘汰。通过一系列举措,上海理工大学将尽最大可能满足师生对“品质餐饮”的需求,变“提供什么师生吃什么”为“师生想吃什么提供什么”,打造具有上理特色的餐饮文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文化
   第06版:健康
   第07版:专题
   第08版:焦点
党史云宣讲联盟启动 共享红色资源
图片新闻
擦亮双创服务这块金字招牌
师生“刷脸吃饭”将走进现实
杨浦时报城事·三区03师生“刷脸吃饭”将走进现实 2021-05-13 2 2021年05月1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