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城事·三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色文化传播方式不断创新——这场展览“有看头、有听头、有讲头”
多元艺术语言让红色资源“活”起来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一件件革命文物,一处处红色旧址,是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

  创新是最好的传承,既让红色资源鲜活起来,也让红色文化更有感染力。5月13日至6月1日,“曙光——红色上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艺术作品展”在杨浦滨江毛麻仓库举办。这场展览不仅“有看头”,而且“有听头、有讲头”,综合美术、书法、摄影、民间文艺、文创装置等艺术样式和戏剧、曲艺、电影、音乐等表演形式,全方位展现红色上海的百年风貌,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党的光辉历史,与历史中的英雄们“对话”,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成佳佳   王修远   赵晨亮

  本次展览以党的创建与早期斗争为切入点,汇聚了252位艺术家的388件作品,分为东方破晓、峥嵘岁月、民族脊梁、碧血丹心、换了人间五大板块。

  第一板块“东方破晓”中,巨幅国画长卷《求索》由9位上海青年国画家联合创作,描绘了当时革命青年满怀理想和信念,从黄浦江畔出发赴法寻求真理的场景;一旁是大型剪纸长卷《百年征程》,以中共一大会址为起始,串起中国五大革命圣地和北京天安门,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完成人民解放的漫漫征程刻画得淋漓尽致。

  第二板块“峥嵘岁月”生动再现了1921至1933年中共中央在上海的革命历程。“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这是毛泽东创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展厅内,通过评弹、影像等多种艺术手法展示该作品,参观者甚至可以踏入作品中,体会其博大精深的意境。

  第三板块“民族脊梁”展厅内,《义勇军进行曲》的艺术呈现尤为引人注目,《义勇军进行曲》乐谱以悬吊黄色飘带形式贯穿全场,飘带上浮有雕刻乐谱,灯光、场景互补,组成大型装置作品,同时现场通过留声机播放第一批黑胶国歌唱片,音乐与实体情境浑然一体、互相呼应,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反抗外敌的爱国精神。

  第四板块“碧血丹心”中,特别设计了由上百个金属框架结构和光控形成的“英烈通道”,地面铺设真实铁链,行走其上金属碰撞,犹如脚镣之声,路的尽头是解放的号角,是黑暗散去的光明。

  走出通道,即可进入“换了人间”板块,其中,新旧对比、时空转换,陆家嘴、外滩、五大新城和一百张上海市民的笑脸交相辉映。

  此外,展期内将开设“艺术党课”和播放“红色老电影”。

  据介绍,本次展览的策展团队深入挖掘“党史”和“文艺”资源,力求通过展览把红色文化融入大众生活,为上海红色文化建设提供艺术思考。为吸引更多青少年观众参与学习党史,主办方还在展览一楼设立“红色文创手工坊”及“红色文创展示区”,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可使用、可体验的文创产品,体现“红色+文创”“红色+文教”的理念,通过对红色文化传播方式的不断创新,让更多市民游客走入展厅,感受信仰的力量,让红色精神深入上海的城市肌理。

  观展小贴士

  展期:5月13日-6月1日

  地点:杨浦区秦皇岛路32号滨江毛麻仓库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本次展览采取全预约观展模式,观众扫码预约进行参观。观众须全程佩戴口罩,按约定时间到馆参观;入场前应出示“随申码”绿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专题
   第06版:评论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多元艺术语言让红色资源“活”起来
杨浦时报城事·三区03多元艺术语言让红色资源“活”起来 2021-05-18 2 2021年05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