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人才,是第一资源。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作为养老大区,杨浦加快培育陪诊师“正规军”,破解老人“就医难”;作为“双创”热土,杨浦精准发力,不断将暖心服务送到高校学子、企业人才的“家门口”……
从“老有所依”到“才尽其用”,人民城市新实践,杨浦拥有怎样的“民生新温度”?
杨浦陪诊师“正规军”不断“招新”
“结业即可上岗”
2001年出生的袁嘉成,毕业于室内设计专业,机缘巧合下进入养老行业工作,目前是欣益养老院的工作人员。近日,他来到杨浦区业余大学“充电”,参加2025年杨浦区养老服务陪诊师培训。袁嘉成说,参加培训,是出于他对院内老人陪诊需求的了解和对这一行业前景的信心。“杨浦的老年人总量大,独居老年人、纯老家庭多,对陪诊服务的需求自然很大。我们早一点学习陪诊技能总是没错的。以后一旦院内老人,甚至区域内其他老人有这样的需求,我就能随时顶上,贡献我们年轻人的力量。”
此次培训开设“知识导入课”“医疗机构概况”“基础医疗知识”“基础技术应用”等课程,考虑到陪诊服务涉及患者隐私、应急处理等细节问题,培训还设置了医患沟通技巧、应急处置能力等内容,并通过杨浦区中心医院等医疗机构的现场教学,确保学员“学有所思、学有所用”。
“很多陪诊技能是非常细节性的,比如如何和老人沟通,是蹲着还是站着,或是如何把老人从楼上抬到楼下,甚至如何整理复述他的病历……这些我们都要教给学员们。”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执行董事、护理与健康学院院长张捷介绍,“我们希望培养出来的是‘结业即可上岗’的陪诊师。”
许多养老服务的“行家里手”正在进入陪诊行业
截至2024年底,杨浦全区户籍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42.45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41.31%,80周岁及以上老人6.05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4.25%。当前,杨浦陪诊服务市场正处于先行先试、快速发展阶段。除了袁嘉成这样的年轻力量,许多养老服务的“行家里手”也在进入陪诊行业。
杨浦信澜养老院院长李华是此次培训的学员之一,深耕养老行业多年,她依然决定以“小学生姿态”参与陪诊服务的学习。“如果我们院里的老人突发疾病,或者家属一时无法赶到医院,我们工作人员就要进行紧急的就医陪诊。然而,我们现有的陪诊知识主要来自自身经验,缺少系统性、理论性的教学过程。”李华表示,“所以我们很珍惜这次民政部门提供的培训机会,希望学到知识、获得证书,持证上岗,也让老人家属更加放心。”
陪诊服务是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老年人日常生活刚性需求的关键举措。在“养老大区”杨浦,陪诊服务早早站在“起跑线”上,正从小众“奔”向大众。
去年7月,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在杨浦发布《陪诊师从业指南》和《陪诊服务规范》两项团体标准。杨浦区民政局运用“政府+市场+公益”模式,会同国融乐养、中侨大学、新华医院、区中心医院、市东医院等10家单位,共同成立杨浦区陪诊服务联盟,并邀请市、区医疗领域专家共同成立联盟专家团。
去年9月,杨浦出台全市首个聚焦陪诊工作的正式政策文件,针对加快培育一支有专业、有能力、有爱心的陪诊师队伍提出系列措施。
2024年,杨浦举办的首批陪诊师培训班共有128名优秀学员通过考核,获得“上海养老服务陪诊师”证书,开启接单,许多老人“下单尝鲜”……
此次培训共有全区165名养老服务机构服务人员、老龄专业社工、养老顾问以及自由职业者等参与,建立“培训-考核-认证-监管”闭环机制,推行陪诊服务全程可追溯,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在打造“幸福养老”服务品牌的背景之下,杨浦陪诊师“正规军”队伍不断壮大,并朝着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乐业杨浦”的“15分钟”,如何实现“服务精准达”
研二学生小段目前在上海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就读。小段有志于从事运营方面的工作,日前,他在“校门口”的一场招聘会上,如愿和几家企业有了初步的沟通,“岗位很多,和我的专业也很对口。”
这场“岗位很多”的招聘会,就是“职引未来·乐业杨浦”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暨上海体育大学专场招聘会,由杨浦区人社局主办。本次招聘会共有逾130家优质企业参加,涵盖体育、健康科技、教育、文化传媒、互联网等多个热门领域,提供383个就业岗位,并且同步开通线上平台,持续推送岗位信息,实现“线下+云端”双渠道精准对接,延伸服务触角。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设有“体育行业专区”,集中发布体育赛事运营、运动康复、体育教育等对口岗位,吸引了众多上海体育大学学子驻足,小段就在其中。“很期待有下一次深入交流的机会。”小段说。
“杨浦区创业企业招聘专区”则很对运动康复专业大三学生小丁的胃口。因为在这里,上体科技园企业为上体学子提供实习见习岗位。在小丁看来,实习对于大学生来说很重要,找到一份合适的实习工作可能会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非常感谢区人社局为我们提供这样的机会。”
据统计,招聘会当天投递简历超1200份。
除了提供丰富的岗位选择外,招聘会还设置了多元化的就业服务板块,上海市就业服务专家坐镇,提供“一对一”的职业规划咨询、简历优化指导和面试技巧培训,不少学生携带简历前来咨询。“简历优化后,我的求职信心更足了!”应届毕业生小王表示。
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区人社局致力于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区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联盟”的协同联动作用,推动校企定向培养、项目化实习等合作模式,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优化区域人才供给结构,引导大学生把握产业升级机遇,拓宽职业发展空间。下一步,区人社局将持续挖掘新业态岗位潜力,搭建更多元化的人才供需平台,为杨浦创新发展注入不竭的人才动力。
在杨浦,除了高校学子,企业员工也能获得“配送到家”的服务。
从政策依据到申请条件,从所需材料到申请流程……日前,上海万物新生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爱回收)会议室内,“Young人才”服务专员正在为40余位企业人才介绍落户政策。
今年是欧阳在爱回收工作的第二个年头。“‘居转户’是最合适我的落户路径。今天听了服务专员的宣讲,我才知道我的中级经济师职称可以成为‘居转户’的重要条件之一,差点就遗漏了。”欧阳说。
据了解,“Young人才”服务专员团队由区高层次人才发展服务中心一线工作人员组成,目前已为区域内近500家重点企业、60000人提供了人才服务。
2025年,杨浦人才工作将迈上新台阶——杨浦区优化营商环境8.0版改革方案指出,在人才服务上,发布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实施意见,聚焦人才资源,完善政策体系、认定机制,引育海外人才,推进安居工程与“东上海人才港”和“全球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赛会平台,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生态,助力安商稳商。■汤顺佳 窦雨琪 宗禾
本版部分图片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