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汤顺佳
本报讯 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2024年4月,市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印发了《关于推进上海社会组织协商工作的意见(试行)》(沪社建联〔2024〕1号),在全国率先开展社会组织协商制度化探索。
作为全市首批三个社会组织协商试点区之一,近日,杨浦区举办“共建和谐美丽城市、共创幸福美好生活”社会组织协商工作推进会。会上,杨浦区与复旦大学合作建立的“上海市杨浦区社会组织协商智库”揭牌。
会上发布了《关于推进本区社会组织协商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并对其进行解读。《方案》共四大板块,第一板块为指导思想,是全文的核心引领。第二板块为基本原则,把牢政治方向,规范有序推进,统筹创新载体,有效贯通市、区、街道级社会组织协商载体,推进协商制度创新、实践创新。第三板块为主要措施,明确了社会组织协商三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共15条。第四板块为工作要求,主要从健全机制、落实职责、营造氛围三个方面提出要求。
会上还发布了《2025年杨浦区社会组织协商重点协商主题清单》,指明了本年度社会组织协商工作方向,突出协商工作重点。会议明确了各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工作任务清单,以进一步凝聚部门合力,为社会组织协商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首批杨浦区社会组织协商联系点,在会上获颁牌。作为推进《方案》落实的主要举措之一,区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综合考量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水平、规范化评估等级,兼顾行业、专业代表性以及协商能力等要素,推选产生了首批区级(18家)、街道级(12家)和行业协会商会(2家)协商联系点,共计32家。
区滨江治理联合会、区科创促进会、延吉新村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等3家社会组织协商联系点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分享各自在探索社会组织协商方面的好思路、好点子。
社会组织协商兼具政治性和社会性,是社会科学领域创新课题之一。社会组织协商智库,将有利于为协商工作提供更多强有力的专业建议,促进杨浦社会组织协商稳妥有序、规范发展。会上,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郑长忠教授作了资政建言,为社会组织协商提供专业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