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毛信慧
本报讯 近日,位于淞沪路2100号杨浦区运动健康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总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作为推动全民健身、促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要载体,该中心集市民健身服务、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极限运动文化传播与健康促进功能于一体,标志着杨浦区在构建综合性体育服务平台上迈出关键一步。
杨浦区运动健康中心由健康运动促进中心(约1万平方米)、SMP滑板公园和公共运动场(网球场)三部分组成。室内区域涵盖游泳池、运动康复区、极限运动综合服务区及专业运动场地;室外配备网球场与滑板公园,形成全年龄段覆盖的运动场景。
走进中心一楼大厅,新品展示平台让市民可以体验最新的体育运动产品,而三楼的上海体育大学运动康复实验室已落地青少年假性近视康复等科研项目,实现“从实验室到社区”的无缝衔接。
据悉,该中心由上海体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运营,依托上海体育大学的科研优势,首创“4+1”一站式运动健康服务模式。通过运动评估、指导、干预、康复四大板块,结合运动健康大数据平台,为市民提供科学化、个性化服务。
据运营方介绍,中心以高品质体育公共服务为核心,叠加运动健康服务创新、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等五大特色,形成“1+5”运营战略。场馆不仅引入青训体系,构建“选材—训练—验证—输送”全流程体系。同时,这里将成为体育科技成果的“试验田”,通过概念验证平台推动科研项目转化,并打造体育健康产业众创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中心内特设运动健康餐饮区,供应减脂餐与慢病干预餐,将健康管理融入生活细节。
“我们希望通过运动干预改善慢性疾病,把健康关口前置。”杨浦区运动健康中心项目总经理陈维亮表示,中心面向全年龄段市民,依托上海体育大学专业力量,将运动处方、康复服务与社区运动健康师体系深度融合。目前,场馆正加速完善服务内容,预计今年5月前全面开放,“未来还将引入极限运动时尚品牌,打造都市运动潮流地标。”
作为上海深化体教融合、推动健康城市建设的重要实践,杨浦区运动健康中心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正为市民构建“15分钟体育生活圈”提供全新范本。
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杨浦将围绕“优、强、链、稳”四大关键词,重点做好4方面工作:在“优”字上出实招,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在“强”字上下功夫,构筑更具竞争力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高地;在“链”字上见实效,彰显更具影响力的体育产业发展能效;在“稳”字上持续发力,打造更可持续的体育行业健康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