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特刊全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心培育创新生态,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十一届区委十一次全会侧记
  资料图

  杨浦深化完善全域创新体系,抢抓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机遇,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把自身多重战略优势更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不断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建设杨“数”浦新质秀带创新区,全力打造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北部增长极。■朱良城 王修远 摄

  7月24日,中国共产党上海市杨浦区第十一届委员会召开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杨浦区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 勇挑重担 加快转型 深化杨“数”浦新质秀带创新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杨浦要聚焦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更加注重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把自身多重战略优势更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不断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建设杨“数”浦新质秀带创新区,全力打造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北部增长极。

  强化科创策源功能,打造大学科技园改革“试验田”

  当前,科技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的最前沿和主战场,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作为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杨浦具有丰富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进一步强化创新策源功能是杨浦为区域创新发展注入战略性推动力量的关键一招。

  “过去我们常把高校视为‘服务支撑’,现在必须转向‘主动引领’。”区委委员李正明认为,在区域创新体系的系统化建设中,高校应作为创新主体主动布局,构建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生态。他表示,目前计划推行的“科技企业创新顾问”制度,就是充分发挥了高校在产业技术创新中的支撑作用。下一步,区科经委将重点思考智能科技如何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科技支撑体系如何培育优质科技企业等课题。

  “原来卷招商,现在卷科创。”区委委员张天炜说,《意见》中提到的“高质量”,主要体现在反应之快。区发改委已将“数字经济”提炼升级为“数智经济”,拥抱AI是企业未来十年持续增长的重要机遇,杨浦的平台经济将贡献巨大力量。为此,他呼吁强化顶层设计和规划执行,“将宏观目标细化为可量化、可考核的指标,制定分阶段项目清单”。

  来自长海路街道的王晓乐表示,对于大学科技园,街道一方面要找准发力点,切实开展好营商服务、对接产业链条、完善生活配套、深化校地联动等相关工作,另一方面要配合打造大学科技园改革“试验田”,支持部分基础好、意愿强的园区先行先试,优化功能、深化改革,提升全周期深度孵化能级。

  全面优化人才发展机制,构筑近悦远来的创新磁场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创新的根基。杨浦着眼引育用留并举,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杨浦“人才秀带”。《意见》中提出的“全面优化人才发展机制”,引发了与会人员关于如何打造一流人才发展环境的讨论。

  区人才局的张莉表示,作为区域人才政策的推动者,区人才局将持续优化全链条人才服务生态,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为杨浦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新高地注入持久动能。

  近日,“V聚场”正式启用,杨浦发布“YOUNG立方”,打造“大学+大厂+大V”创新生态,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互联网内容创作者纷至沓来。如何让人才走得进、留得住?来自五角场街道的邵晓燕认为,社区的品质空间打造或许是关键。“要让人才在这里住得好、吃得好、玩得好、休息得好,把握住他们的切实需求。我们街道将重点打造一批‘梦想小院’‘梦想盒子’等,让社区生活者的梦想与社区建设者的梦想接轨。”

  “希望我们能够产生出更多的杨浦工匠、上海工匠,乃至大国工匠等高素质人才,为产业升级提供坚实支撑。”区委委员董海明表示,区总工会将持续营造创新氛围,充分激发职工群众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潜能;培育创新能力,加强职工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群众性创新工作;树好工匠品牌,着力推出与杨“数”浦新质秀带创新区建设相适应的知识性、技能性、创新性产业活动。

  深耕细作数智经济,持续壮大创新产业能级

  杨浦如何持续壮大创新产业能级?《意见》提出,深耕细作数智经济,探索发展都市工业,打造一流标杆企业。

  “在加快建设杨‘数’浦新质秀带创新区的主战场上,街道将发挥积极作用。”区委委员秦恒表示,五角场街道将在进一步做好企业招引服务保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属地资源优势,以大学路书香文化街区建设作为提升大学路发展能力的关键一招,用好“V聚场”的载体平台优势,“欢迎大V们来大学路寻找灵感,带来持续的流量和声浪,实现1+1>2的效果”。

  “复兴岛正在成为‘顶流岛’。”来自定海路街道的李荣说,要紧紧抓住复兴岛时空智能创新实验基地建设的发展机遇,加快形成以复兴岛为核心策源、高校院所多点联动的创新空间新格局,打造全息感知、动态孪生、交互共生的城市治理新标杆。“从上到下全力以赴,从复兴岛出发,打造科技创新核爆点。”

  “杨浦将优化产业创新承载区空间,抢抓滨江中北段规划纳入市级战略的重大机遇,”区委委员牟娟说,未来,将为重大功能落地和高能级项目引入创造最优条件,“引爆”新的经济增长点。

  杨浦科创集团的段志刚表示,从“V聚场”到以长阳创谷为核心的类脑智能未来产业集聚区,科创集团正致力于推动园区从传统的“收租型”向“产业型、专业型”转变。“近阶段,一批引领类脑产业的企业将集中入驻。”

  针对传统产业的焕新,杨浦商贸集团的徐泉给出了他的思考,“稳住基本盘,拥抱新经济。要像百联ZX造趣场一样积极引进新业态,为传统商业注入活力。”

  ■宋玥 沈莹 汤顺佳 成佳佳 窦雨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刊全会
   第03版:特刊要闻
   第04版:特刊全会
精心培育创新生态,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十一届区委十一次全会决议
杨浦时报特刊全会02精心培育创新生态,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2025-07-25 2 2025年07月2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