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

  ■戚颖璞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总结新时代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成就,分析城市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做好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重点任务。

  城市的核心是人。做好城市工作,要深刻把握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定位,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无论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还是城市治理,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努力。

  吸收最有趣创意并为其创造现实可能,杨浦复兴岛正在寻求新打开方式

  试想一幅这样的生活场景:你想去商场,出门“打的”来的是一台eVOT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戴上智能眼镜点外卖,和虚拟人物聊着天,无人机就把饭菜送来了;马路边还有“赛博”驿站,网约车司机用手机预约,驿站的光伏板墙面自动升起张开,既遮阳又充电。

  曾以为是只能在科幻片中存在的元素,未来都有可能实现。8月3日,复兴岛全球设计大赛进入复赛阶段,全球600多份创意在复兴岛集聚、碰撞,期待优秀设计落地。

  随着赛事等一系列活动的导入,复兴岛这座沉睡多年的“留白岛”正在复苏。记者从主办方上海市规划资源局获悉,复兴岛正在以有机更新为路径,谋划长周期、渐进式的转型发展,塑造成为具有全球显示度和科创味道的“未来岛”。

  复兴岛目前约有30万平方米的存量工业厂房和场地资源,工业遗存和现代船坞并存,地貌丰富。记者了解到,复兴岛将借助有机更新,培育科创功能,形成开放岛屿氛围。

  “青年创业人群迫切需要低成本的空间载体来支撑起步与成长。我们计划在复兴岛通过更新提供相适配的空间,但只有空间还不够,更关键的是要让这里成为能真正滋养创新、激发活力的土壤,让低成本的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能。”上海市规划资源局详规处处长周建非说。

  实现这个目标,空间需要一种甚至多种“正确的打开方式”。2024年,复兴岛全域成为上海量子城市时空创新建设的试点,今年3月,复兴岛全球设计大赛启动,围绕未来城市治理与数字化的深度融合,不设条件,面向全球征集创意思路。

  大赛吸引了全球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人报名。连“10后”和老年人都加入其中,参赛选手年龄从15岁到84岁,提交了600多份方案。“我们希望找到最丰富最有趣的创意并为其创造现实的可能,使岛的规划不留遗憾。”周建非说。

  日前,北京筑上一品联合创始人李俊鹏特地赶到上海复兴岛参加比赛。他带来了以“山海经”为创作主题的元宇宙战略规划,让评委们眼前一亮。

  “山海经体现东方美学,拥有丰富的人物和地理场景,很适合植入成为元宇宙中城市的场景,让人和物从静态关联转变成动态交互。”李俊鹏说,人可以在虚拟城市里,一边购物,一边和山海经中的奇幻角色聊天。

  15岁的上海科技大学附属学校学生汤木森带来的步行发电路径、智能感应雨伞、扫码认领微农场、雾化凉感驿站,希望通过优化城市设施设计实现儿童友好。

  复兴岛全球设计大赛主动“拆掉”所有围墙,不限背景,不设框架,吸收来自全球各行各业的颠覆性创意。这也呼应了复兴岛本身“数字智能岛、设计艺术岛、人民城市岛”的定位,成为面向未来的实验场。

  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新时代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成就,分析城市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做好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重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城市发展为了谁、依靠谁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的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规律,坚持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坚持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系统谋划,推动城市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和城市发展能级、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宜业宜居水平、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水平、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提升,一幅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城市图景在中华大地铺展开来。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直穷绝顶高,始觉天地阔。”做好城市工作,要深刻把握我国城市发展所处历史方位,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做好城市工作。当前,我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城市工作要深刻把握、主动适应形势变化,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更加注重集约高效;转变城市发展动力,更加注重特色发展;转变城市工作重心,更加注重治理投入;转变城市工作方法,更加注重统筹协调,不断开创城市发展新局面。

  城市的核心是人。做好城市工作,要深刻把握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定位,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无论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还是城市治理,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努力。要坚持人口、产业、城镇、交通一体规划,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牢牢兜住民生底线,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城市发展质量关系国计民生、涉及千家万户。做好城市工作,要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城市发展质量。要牢牢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这条主线,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使城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改革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做好城市工作,要深刻把握增强城市发展动力活力的内在要求,做好改革创新大文章。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通过改革的办法解难题、促发展、开新局。要精心培育创新生态,有效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不断取得突破。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城市动能,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充分发挥城市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枢纽作用。要创新城市治理的理念、模式、手段,用好市民服务热线等机制,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做好城市工作,要深刻把握这项工作的系统性复杂性,着力提高落实各项任务部署的能力。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树立和运用系统思维,从构成城市诸多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入手,对事关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加强统筹协调,凝聚发展合力。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必须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增强城市政策协同性,强化各方面执行力,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征程上,让我们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上来,统一到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上来,真抓实干,久久为功,一起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添砖加瓦,共同谱写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篇章。(综合自《解放日报》、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评论
   第06版:健康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如何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
上海之夏,“痛”并快乐着
杨浦时报评论05如何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 2025-08-12 2 2025年08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