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产教融合 协同创新”区校企创新沙龙(第十期)在长阳创谷举办。本期活动聚焦AI大模型、机器学习与数据科学等前沿领域,围绕技术应用、场景建设与人才共育,探讨产教融合下的协同创新路径。来自高校院所、创新平台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30余位代表参加。
同济大学正积极推进人工智能驱动的学科交叉与技术融合,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深入开展研究,不断推动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熊岚说,未来,学院将进一步依托区域资源优势,结合杨浦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推动优质项目落地。
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饶卫雄围绕“AI赋能工业仿真软件”,重点分享了在“收敛难、求解慢、效率低”等问题下的技术突破。他表示,未来将继续依托区内企业需求与应用场景,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杨浦区正与火山引擎共建“城市AI工厂”。火山引擎公共服务行业资深解决方案架构师杨溢介绍,火山引擎将依托自身在大模型与智能体领域的优势,联合区域企业深化合作,推动场景孵化、技术演进与生态共建,助力杨浦打造AI驱动的经济增长飞轮,实现人工智能应用的普惠化发展。
本次沙龙成功促成了多项具体合作意向与技术需求的对接。针对得物集团仓储智能化、鸿添翼量子智能化工厂数据瓶颈、千寻位置机器人高精度时空感知等关键需求,相关高校专家精准把脉,并提出可行性技术路径。各方在深化校企联合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共建共享以及复合型AI人才培养等达成合作共识。
“区校企创新沙龙绝非流于形式的‘坐而论道’,而是推动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解题平台’。”区科经委党组书记、主任李正明表示,依托“一月一期一主题”机制,区科经委将持续聚焦区域产业发展的“真问题”,深度激活高校科研“富矿”,强力撮合技术、资本与市场,力促每一次交流都转化为实质项目对接、资源互补与可落地的合作成果。■毛信慧
相关新闻
“政府+园区+企业+银行”四方协同
杨浦探索人才年金推进机制
日前,杨浦区人社局在湾谷科技园举办人才年金计划发布会,该计划是杨浦在深化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上的一项创新举措。
作为完善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第二支柱”的创新实践之一,片区人才年金计划旨在为园区重点企业提供定制化、便捷化的人才年金服务解决方案,推动企业优化薪酬福利体系。依托补充养老保险机制,职工未来的退休权益保障将得到进一步充实。同时,通过叠加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用人成本,有效提升职工的归属感和长期养老保障预期,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推动形成“产业与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发布会上,“湾谷科技园人才年金计划”启动。上海申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等6家园区重点企业签署了参与意向书。
据悉,区人社局以湾谷科技园为试点,探索“政府+园区+企业+银行”四方协同的人才年金推进机制,着力打造全周期、多层次的职工养老保障体系。
前期,区人社局联合园区管理方主动对接并实地调研意向参与企业,排摸梳理企业在年金覆盖范围、缴存机制等方面的具体需求,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和企业规模,定制差异化的年金实施方案,确保政策落地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积极整合区域创新资源,有机衔接包含就业安居、社会保障等政策在内的区域综合服务包,聚焦职工长远保障与发展需求,提供落户、住房、创业、劳动保障等精准支持,在实现政策资源的集成共享的基础上,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力的综合支持体系。
下一步,区人社局将逐步向周边园区辐射推广,以更精准的政策供给和更高效的协同机制,让更多企业人才享受到高水平的养老保障。
(来源:区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