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7月,北伐军向湖南进军前夕,欧阳洛又先后发展了贺子珍、贺怡、贺敏学等20余人为党员。接着,欧阳洛在县城左家祠秘密主持召开了永新县第一次党员大会,建立了中共永新支部,欧阳洛任支部书记。
1927年7月下旬,欧阳洛根据省委指示,到南昌参加八一南昌起义。8月3日,起义部队南下,党组织指示欧阳洛转移去上海。
9月,江苏省委派欧阳洛到英商老怡和纱厂任支部书记。为了开展革命活动的需要,欧阳洛改名为毛春芳,在粗纱间写字间当抄号头的先生,他在工人中威望很高。新、老怡和纱厂工人都亲切称他为“我们的阿毛”。
12月,遵照江苏省委的指示,欧阳洛领导沪东新老怡和纱厂、日本纱厂和电车公司等处工人进行了罢工,虽然罢工失败了,但欧阳洛在逆境面前毫不退缩,顽强地坚持,进行更加艰巨的教育和组织工人的工作。
1928年4月,组织上任命欧阳洛为“沪东区委”委员,同年11月又提任沪东区委书记。12月初,欧阳洛主持召开区委会议,研究贯彻党的六大会议精神,认为: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如何开展工人斗争,不仅关系到工人阶级的眼前利益,也直接关系到中国革命胜利的大事。对此,区委要十分注意斗争策略,在斗争形式上不排斥合法性,要从工人群众切身利益出发,提出适合群众需要并能够达到目的的要求,尽可能地为工人群众争取利益。区委决定将工会工厂委员会推到第一线,党的组织和赤色工会隐蔽起来转入地下。组织党员和积极分子打入社会组织中去,重点做好教育和团结群众的工作,改变以往强迫命令和党组织包办代替的工作作风和方法。随着许多工厂童工、女工人数增多,分别在各工厂建立童子团和姐妹团。同时,区委还开展了宣传教育活动,先后编写出版了《沪东工人》、《好同志》刊物和其他宣传品。
当时,由于党的工人运动指导方针上“左”的错误,给工作造成很大困难,欧阳洛有针对性地写了《关于对中央错误路线的分析与中央兼江苏省委问题》的报告送交省委,表明个人的看法。针对个别同志存有胆怯心理,工人们斗争情绪不高,欧阳洛以极大热情坚定党员的信心,加强对童工、青工的宣传动员工作,大胆果断地组织了一次童工罢工,取得了胜利。
1928年秋,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在沪东建了一个所谓的“沪东工人俱乐部“,企图拉拢和分裂工人。欧阳洛及时向工人揭露反动派的阴谋,教育工人不要上当。11月10日,欧阳洛与沪东区委其他领导同志一起,组织领导了一次捣毁“沪东工人俱乐部”的行动,迫使“沪东工人俱乐部”不得不把招牌取下,偃旗息鼓、草草收场。
1929年初,工头殴打工人,欧阳洛因势利导,组织新老怡和纱厂工人举行反对工头打骂工人的罢工斗争。资本家知道欧阳洛虽是写字间小职员,但在工人中威信高,只得再三委托欧阳洛出面调停。结果,在他的“调停”下,通过工人代表与资本家谈判,罢工终于取得了胜利。厂方答应开除殴打工人的工头,罢工的半天不扣工资,释放在罢工中被捕的工人,燃放爆竹,用汽车将被捕工人接回,恢复他们的工作,还发给每人10元钱的津贴费。这次斗争的胜利,使工人群众的斗争情绪又逐渐高涨起来,党员人数扩大到七八十人,成了当时全市最大的党支部。由于以欧阳洛为首的沪东区委的努力,沪东区的工人运动蓬勃发展,党的组织和党的力量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到1929年3月,全区已有党支部27个,党员164人。与此同时,还恢复和发展了8个共青团支部,有团员80多人。
1929年4月,欧阳洛服从省委调配,离开了己打下良好工作基础的沪东区,任沪西区委书记,沪东区委书记一职由刘少奇接任。9月,中共中央调欧阳洛到湖北省委任委员,1930年2月初,任临时省委书记。2月18日,中央任命他为湖北省委书记兼组织部长。
1930年4月5日,欧阳洛在武昌主持召开党的会议时,因叛徒告密,与其他三位同志被捕。在敌人的法庭上,欧阳洛面对酷刑,未供出一字,4月18日,在去刑场的路上,欧阳洛高昂着头走在最前面,“临刑时他高呼口号,其势雄雄,后随三人唱国际歌和之,悲壮激烈,视死如归。”不一刻,武昌阅马场上洒满了烈士的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