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名学生,在进行管乐表演时排成“北川”字样。随着一阵低音鼓,“北川”“崩塌”了。但当《歌唱祖国》的号角响起,队员们纷纷昂首挺胸地聚拢到号手身旁……为他们编排这一行进管乐表演的荣艾国大校,至今仍忘不了两年半前孩子们眼神的清澈荡漾。他说,“孩子们都渴望学习音乐,我觉得我们是不是能够去帮帮他们。”
2008年9月,伤痛与低迷中,音乐来了,首都师范大学向北川中学捐赠了一批管乐乐器;
2008年10月,已年过花甲的乐器制造、维修专家许世廉帮助北川中学成立了管乐队,进行初步训练;
2008年11月至2011年4月,首都师范大学每月派老师帮助北川中学训练乐队;
2011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管乐团的荣艾国大校来讲学了;
(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前年7月,在四川音乐学院教授李天池及周围师生指导下,北川中学有了自己的管乐团;
去年秋天开始,孩子们开始排练行进式管乐。
北川管乐团在社会的大爱中慢慢地成长。虽然刚开始训练时,学生们在节奏、音准上频频遇到问题,但用学生们的话来说,学习管乐、参加比赛,不仅仅是一种爱好。乐队成员蒋丽心说,一次次努力过后,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学习管乐,让我的生活变得丰富了,我不后悔加入管乐团”。
从绵阳取道成都,再坐火车来上海,整整35个小时,“下车时腿都肿了!”管乐队的几个成员说起了这次参加管乐节的经历,但能代表同学们来到上海参与演出,对他们而言意义非凡。这支凝聚了各方关爱的管乐队,第一次来到上海、来到杨浦,第一次参与国际性活动,用感恩和坚强,奏响了奋进之音。 ■宗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