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市民文化节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风筝协会:打造体育文化“风景线”

  ■记者 应沈漪 张维维 文/摄

  放飞风筝是我国民间一种历史悠久的娱乐活动。风筝,北方称“纸鸢”,南方称“纸鹞”。用细竹扎成骨架,糊薄棉纸,系以长线,利用风力上升空中。式样通常有禽、鸟、虫、鱼等。五代时纸鸢上系有竹哨,声如筝鸣,故称为风筝。风筝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宋时盛行于民间,到了清代则成为民间的习俗活动。

  杨浦区也集结了一支爱好风筝制作和放飞的队伍,在今年市民文化节期间一展风采。

  动静结合形成“景观体育”

  杨浦区风筝协会成立于2008年,是全区唯一一个由街道发起成立的社会团体,目前已有百人左右的会员。“风筝的制作与放飞”是新江湾城街道着力打造的“一街一品”特色品牌项目,同时也是社区群体活动的传统内容之一,深受居民喜爱。

  在以生态化著称的新江湾城社区,风筝放飞可谓利用了天时、地利、人和,动静和谐相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景观体育”。社区每年都会举办一届风筝节,另外,每年清明节前夕举行的清明风筝放飞活动也成了传统项目。

  据街道社发科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协会的特色主要是“大型龙类风筝放飞”、“三人竞技运动风筝放飞”和“中国盘鹰风筝放飞”,这些特色放飞项目在江浙一带已经开始崭露头角,集聚起一定的知名度,受邀参加过不少表演。风筝协会2012年参加的各类风筝放飞比赛,获得了4个团体优胜奖项及12项个人单项奖项。

  据悉,自2011年开始,杨浦区风筝协会开始与学校“对接”,进行合作教学,风筝协会的老师们进入区域内的东辽阳中学、复旦科技园小学和同济一附中,传承风筝制作的手艺与放飞技巧。而他们与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休闲与艺术学院的合作更是有声有色,特别是协会“老法师”的传统技艺与大学生们创新优化的艺术造型、队列走步、音乐编舞相结合,更是增加了“盘鹰风筝”放飞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而现在,在新江湾城的社区学校,居民们也能向来自风筝协会的风筝制作与放飞能手“偷师”,这不仅为社区开展风筝活动打下了基础,也为民俗文化和人文文化的传播开拓了空间。

  健身良方安全第一

  风筝放飞不仅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受到人们喜欢,更重要的是它对人体健康的益处。对于这一点,风筝协会的风筝爱好者们深有体会。

  据了解,放风筝是一种很好的全身运动健身方式。户外环境阳光明媚,空气清新,再加上跑动使身体血液循环加快,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而放风筝过程中需要放线收线,前顾后仰,时跑时行,时缓时急,张弛相间,有动有静,手、脑、眼三者协调并用,人的机体各部位也都在不停地运动,这些运动能使身体的相关部位得到充分的舒展,对健身大有裨益。此外,遥望高空随风飘飞的风筝,还能消除眼睛疲劳,预防近视。

  针对偶尔见诸报端的风筝线刮蹭、割伤路人的情况,有着多年风筝放飞经验的协会副理事长陆诚祥表示,从某种程度上讲,放风筝也是一项具有“杀伤力”的体育运动。风筝线是一种合成线,特别结实,刮到人,相当于一把“利器”。因此,提醒爱好放风筝的市民切记安全第一,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避免选择在路边、或有建筑物的地方放飞;放风筝的线别拉得过长,有条件的话选择颜色醒目、辨识度高的风筝线;尽量避开过往行人集中的地方;不要拽着风筝线猛跑。作为行人来讲,步行或骑车途经放风筝比较密集的游玩场所时,最好减速慢行,自觉加强警惕以免误伤。

  另外,如果碰到风筝挂在树上或建筑物上无法取下的情况,最好剪断风筝线,避免风筝线伤及路人。如果风筝缠绕在电线上,可告知电力部门清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旅游
   第03版:时报周末·美食
   第04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5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6版:市民文化节
   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第08版:时报周末·健康
风筝协会:打造体育文化“风景线”
杨浦时报市民文化节06风筝协会:打造体育文化“风景线” 2013-05-11 2 2013年05月1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