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民生·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龄老人有事先找身边“老伙伴”
江浦路社区“老伙伴计划”521名志愿者为2604名高龄老人提供关爱服务

  ■记者 陈玲

  本报讯 家住江浦路社区84岁的薛阿婆,身患多种疾病且腿脚不便,同一社区的赵如月是“老伙伴计划”的志愿者,她经常到薛阿婆家串门,陪老人聊天,帮助老人做家务,每天傍晚还陪着老人在小区里散步。薛阿婆笑着说:“如今遇到困难,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身边的这位‘老伙伴’。”赵如月参加的“老伙伴计划”是今年市政府的实事项目之一,目前正在本区各街镇相继启动,受益的80岁以上高龄老人已达1.2万余名。

  所谓“老伙伴计划”,即是以1名年龄在60岁至70岁、身体健康的老人为志愿者,与同社区的5名80岁以上高龄老人结对,每2天给高龄老人打1次问候电话,每周上门拜访1次,为高龄老人提供身体、心理、社区服务等方面的家庭互助服务,满足老人生活照料及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

  据统计,本区目前60岁以上老人共有28.32万人,其中五分之一为80岁以上高龄老人。根据一项老年人群需求调查显示,老人最希望获得的社区服务是解决吃饭和日常看护两项内容。而“老伙伴计划”正是挖掘社区现有资源,通过“以老助老”,使高龄老人得到相应的照料。

  江浦启动“老伙伴计划”

  江浦路社区是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社区之一,目前60岁以上老人有2.22万名,其中独居老人1062名。“对于高龄老人的关爱工作,一直是街道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江浦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老伙伴计划”不仅在江浦路社区达到全覆盖,服务范围还扩展到了定海路社区和长白新村社区。项目启动以来,共招募志愿者521名,为2604名高龄老人提供关爱服务,实现以老助老。

  “老人一旦打开了心门,便会如亲人般待你,事情既然做了就要做好。”志愿者赵如月告诉记者,自从成为“老伙伴计划”志愿者,她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放在了为老服务上,做好事,当志愿者,是件会上瘾的“工作”。

  关心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由于结对服务以居住地就近原则进行,志愿者和受助者多为邻居,这样的结对形式看似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实施过程中却面临着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一些老人不愿意接受志愿者的电话问候和上门问候,戒备心很重,想要取得他们的信任就要有耐心。”一名志愿者告诉记者。

  因此,志愿者想到了一个“高招”:他们与老人约定,每天做一些标记性的行为,比如在阳台上挂一件衣服,以示自己“平安无事”。这样不仅可以了解老人的近况,必要时也能及时给予帮助,渐渐地志愿者获得了老人的信任。李阿婆不习惯“陌生人”上门,但不排斥电话问候,于是志愿者就每天与她通电话,有时还利用李阿婆家楼下的门禁和她进行视频对讲,时间一长,“客人”近在咫尺,老人过意不去,便招呼上门坐坐。

  一名志愿者说:“关心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一定要把‘老伙伴’志愿者的工作做好。”

  “我们还将把一些以往深受老年朋友欢迎的社区项目内容,比如健康讲座、文体活动等加入计划中,让老人享受到丰富的社区服务内容”,江浦路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特刊·科技园区在杨浦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生活·资讯
   第07版:五角场·文苑
   第08版:民生·社会
干群齐心同圆居民安居梦
控江开展“家庭小达人”评选
高龄老人有事先找身边“老伙伴”
市东中学新校区落成
本区开展主题警示教育活动
遗失声明
杨浦区部分菜市场主要蔬菜品种周平均价格信息专项公布
杨浦时报民生·社会08高龄老人有事先找身边“老伙伴” 2013-09-03 2 2013年09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