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浦东新区有一所学校举行了一次校内捐款,让校方没有想到的是,在银行转存时,收到的大量硬币带来了不少麻烦,而巴士一汽公司恰好有一台零钱清点机,为师生解决了难题。
原来,浦东一所学校号召学生将家中存放许久的零钱收集起来,捐给贫困山区的学生。活动举办后,学校共收到各种票面的硬币近7万枚。学校王老师想把这些捐款存入银行并转账给山区学校,不料遇到了难题——清点如此巨大数量的零钱,十分繁琐耗时,银行需要收取相应费用。
银行客服表示:“清点200枚以下的零钞目前暂不收费,但超过这一数量就需要收取手续费,每增加100枚收1元,最低5元起收。”按此说法,100枚1角的硬币就要收取1元,学校所要支付的清点费相当于总金额的10%。王老师初步估算后,发现若将所有零钱存入约需支付六、七百元。
无奈之下,王老师决定在网上搜索解决办法,最后了解到巴士一汽公司有一台硬币自动分离机,于是致电公司请求帮助。巴士一汽工作人员一口答应:“行啊,是小朋友募捐的钱对吗,那没问题,献爱心应当支持。”
王老师把零钱带到巴士一汽公司后,在十多位工作人员的努力下,用了半天时间,共清点出零钱19723.3元,并当场换成了整钞。
相关链接
爱心捐款难题得以圆满解决,但很多需要大量换存零钱的市民恐怕也遇到过类似问题,不可能都求助于巴士一汽公司为其免费点钞兑币。那么“数钱费”的存在是否合理?
记者采访了法律界人士后了解到,根据《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可以对零钞清点整理储蓄业务收费,零钞清点业务实行市场调节价,由商业银行总行自行制定和调整。由此,商业银行向个人用户收取“数钱费”似乎具备政策依据。
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该律师同时表示,从法律规定角度理解,人民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范围内具有无条件流通和绝对的支付能力。问题在于,如果市民不愿承担“数钱费”,银行就可以拒收人民币,则将导致零钞流通被人为地附加了条件,如此一来收费就显得不那么合理。
撇开“数钱费”的合理性,有银行从业的网友向要办理存零钱业务的人“支招”——存硬币时不妨“化整为零”,取免费存零的上限分批存入,如超过200枚硬币需要收费,那么存199枚则可避免产生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