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定制的无障碍设施改造可以让残疾人从对他人的依赖中解脱出来,提高生活质量,更好地融入社会,获得生命的尊严。2014年无障碍设施进家庭工程第三个年头被列为区政府实事项目,全年共为150户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设施改造,圆满完成全年任务,三年来,本区累计为706户残疾人家庭送去便利。
家住江浦路街道陈三居民区的余镇国今年63岁,几年前因患脑梗导致身体左侧失去知觉,生活起居全靠老伴沈培曙帮忙。余镇国告诉记者,老伴不仅要忙活一日三餐,还得时刻照顾他,就算如厕也得老伴扶着,加上家里还有一位91岁高龄的老母亲需要照料,老伴每天的生活很是辛苦。由于老伴多年的悉心照顾,如今余镇国已经可以下床走动,更令他开心的是,政府实施的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为他在浴室内铺设了防滑地砖,安装了U型不锈钢扶手,像如厕这件小事他可以自己“搞定”了。
区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无障碍设施进家庭工程主要分为普通型和提高型。普通型是为各类别持证残疾人家庭安装室内扶手;提高型则是为住房条件符合施工要求的肢体一级、二级残疾人家庭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安装进出口轮椅坡道,坐便器降低、抬高,低位灶台、水斗,淋浴房改建等无障碍设施改造。2014年共为150户像余镇国这样的家庭实施了无障碍设施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区残联结合每个残疾人的具体情况“量体裁衣”,实行个性化服务,着眼于选择残疾人最基本、最迫切、最可行的项目,为残疾人家庭解决实际困难。
在余家,余镇国的老伴沈培曙还告诉记者,前两天助残员又给家里送来一把靠背沐浴椅,着实让她轻松了不少。原来给老伴洗澡,由于老伴身体重心不稳,无法长时间站立,沐浴的时候老伴整个身子的重量都压在了她身上,“洗一次澡几乎用光全身的力气”,区残联送来的沐浴椅将她彻底“解脱”了出来。
记者了解到,区残联给余镇国家中送去的靠背沐浴椅是区政府的另一个实事项目——辅助器具适配服务,2014年共为998名残疾人送去了辅助器具,完成年计划的124.75%。另外,2014年,区残联还为5080名残疾人提供了免费体检服务,为5030名残疾人提供送康复服务上门,两项区政府实事项目全部超额提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