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社会治理 夯实基层基础
杨浦统筹推进选派干部担任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助理)工作

  根据“核心是人、重心在基层、关键是体制机制”的重要精神,2014年,上海市委把“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列为“一号课题”,用一年的时间沉下去、浮上来,在年底拿出了一份扎扎实实的“摸底报告”,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和6个配套文件。当前,落实“一号课题”、夯实基层基础在上海广大基层社区正热潮涌动。

  杨浦区委认为,加强居民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要着眼于解决当前基层社会治理问题,舍得把优秀的干部派下去,选优配强基层带头人。

  2012年居民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后,区委组织部着眼于加强后备队伍建设,面向全区机关科级及以下公务员、事业单位中层以上管理岗位的在编人员,开展了选派干部担任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工作。在当年第一轮选派基础上,2014年全区继续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各街镇居民区担任党组织书记(助理)。经过严格的面试、考察等程序脱颖而出的18名同志被安排到全区各街镇的12个居委会开展工作。

  各街镇坚持给选派干部“压担子”、“搭梯子”,促进他们快速成长。通过实践探索,年轻的“班长”们努力适应居民区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普遍表现出精神状态好、转变角色快、干事热情高的良好势头,在婆婆妈妈、家长里短的琐事和化解矛盾、创新社区管理的实践中逐步成长,赢得了居民群众的认可。从街镇的反馈情况看,大家感到,选派干部的工作契合基层需求,既补充了基层队伍力量,又锻炼了年轻干部。

  他们的故事和感悟

  蔡潇莹、张云广、陈仲庆、沈珺、孙静、顾亚丽是 “向下选派”中的第一轮选派干部,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坚守,适应、探索、创新,踏踏实实地扮演“小巷总理”的新角色,与我们共同分享简单朴实的小故事和他们对这份工作的感慨。

  停车难?群策群力就不难

  四平路街道密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蔡潇莹

  停车难问题是现在很多老式小区面临的头等难题。密云小区按照规定只能单边停120辆左右的车辆,但实际停了超过300辆。车来车往,行人出行越来越不便,居民们为此怨声载道。因为物业不接管,业委会也一直没有成立,居委会就成了矛盾的中心。车辆问题是导致小区不和谐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单凭居委会一己之力是很难协调解决的。

  为了化解这一矛盾,居民区党总支从2013年起就积极协调筹建密云路444弄、454弄、大连西路30弄业委会。经过不懈努力,这三个业委会已顺利成立。业委会一成立,居民区党总支马上牵头搭建平台召开会议,把停车难这一问题放在桌面上讨论,认真倾听大家的建议和想法,集聚大家的智慧。通过居民自治和群众的草根智慧,决定要在小区的两个出入大门安装道闸设备,这样一来可以减少外来车辆的流入,同时也可以防止门卫私收停车费的现象发生。从方案的确定、安装公司的选择再到停车证的办理,都是业委会、居委会等群策群力、共同商议的结果。只有让居民自己来管理自己的事情,激发居民参与社区共治和居民自治的热情,让不同的意见得到表达、沟通与交流,才能真正符合居民内心的愿望、及时化解小区的矛盾。

  孩子的笑容

  大桥街道明月坊党支部书记 沈珺

  2014年4月25日下午,几位热心居民和党员到办公室来找我,反映张姓居民大清早带着5岁的孙子在小区捡垃圾,这个小孩子本应该上幼儿园但没去读书,大家觉得很气愤。了解情况后知道:居民家庭有特殊困难,现在孙子(人在户不在,吃低保)全靠老两口,如送到户籍对口幼儿园(街道),太远了,没有精力,希望能就近入园;老两口平时靠捡垃圾贴补家用,现在孙子的低保卡被儿子拿走了,单靠老两口微薄的收入供不起。我利用休息时间找到这位居民的老邻居、老居民小组长以及其孙子户籍所在地居委会主任进行了解,并多次联系小区对口幼儿园了解情况和相关政策,得知人户分离的孩子无法安排就近入学。我把这一情况通过区相关媒体作了反映,并转给了区教育局。

  5月初,区教育局和街道相关科室负责人来到小区进行现场办公,并根据相关政策减免了孩子的学费。当我把这一消息告诉这位张姓居民,并将我个人募捐的100元和发动其他党员紧急募捐的100元钱,以及小区发放的物资送到这位张姓居民手中时,他十分感动,当即表示今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也会送孩子上幼儿园。我还叮嘱他,尽快解决家庭问题,将孩子的低保卡拿回来。后来,该居民的家庭纠纷得到解决,还向区教育局、区级媒体和小区赠送了三面锦旗。

  我的感悟是,对于法律、法规、政策,必须讲原则性,不能讲灵活性。该怎样做就怎样做,不能随意变通,否则就会出问题,捅娄子。同时,弱势群体需要党和政府的关心。

  维修基金疑云

  殷行街道民一(2)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张云广

  2013年4月,几位居民在小区里张贴出一封公开信,信上说业主维修基金里有200多万元去向不明,要向业委会讨个说法,这封信犹如重磅炸弹激起了居民们的强烈反应。眼看着业主与业委会之间的冲突一触即发,党总支要有所作为。我想,既然大家对公开信上的内容有着不同的意见,那何不尝试邀请各方面居民代表和业委会共同参与协商解决这件事情?

  总支委员和居委会主任非常支持我的这个想法,但也担心居民之间可能会吵个不停,收不了场。反复考虑之后,我们决定召开居民代表议事会,邀请在群众中有威望的党代表、楼组长、志愿者带着从居民中收集到的各种问题,同业委会成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议事会接连开了一场又一场,业委会成员耐心地对居民的各种疑问一一作答。大家逐渐发现原来居民们对维修基金的管理使用,还存在着许多理解上的误区,对业委会工作也有很多误会。当这些误解在沟通中逐步化解之后,人们对业委会开始信任起来。最后在审计机构的帮助下,大家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原来是物业公司财务人员的一个记账失误,造成维修基金帐面上出现数字错误,实际并无任何损失。一场小区风波终于在和谐的氛围中得以平息。

  这一事件的成功处置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党总支决定在小区里实行一种常态化的居民议事会机制,由小区各层面居民推选固定代表定期举行会议,对事关公共利益和居民切身利益的事进行民主协商。居民议事会定位于在党组织领导下,在社区内搭建起居民之间、居民与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之间民主协商讨论的平台,作为智囊机构为居委会和业委会决策提供民意参考。

  坚持不懈反映百姓困难

  延吉新村街道敦化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孙静

  居委会是一座桥梁,维系着居民和政府。居民有困难找到我们居委会,我们决不能推托。我们能帮助居民解决的困难,决不拖拉,暂时不能解决的,我们要及时上传,向相关部门汇报希望能够通过各部门联合来尽早解决。

  敦化小区延吉东路557弄12号车棚由于周围居民楼改造后,导致车棚地面比周边低,因此每次遇到稍微大点雨,车棚内就要积水,积水高的时候达到小腿肚,每次居委会干部都要到车棚舀水。去年我们多次向街道、物业反映情况,街道通过多方协调,最终对车棚进行了改造,安装了排水管,消除了安全隐患。我觉得居委会干部要有“钉钉子”的精神,就是对待居民反映的问题,要做到一钉到底,不要因为暂时不能解决,就想着反正已经反映过了,不能解决也不是自己的事。如果这样的话居民的很多问题没有办法解决,容易导致居民与我们之间会有更多的矛盾。因此,我们居委会干部要将居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自己家人的事来对待。暂时没有办法解决的事情,要如实告诉居民,取得他们的理解。

  脚手架从我家中过

  新江湾城街道政立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陈仲庆

  政立路775弄小区是98年建造的老式商品房小区,基础设施陈旧。2014年,为改善居民居住环境,街道将该小区综合改造列为为民实事项目。但当综合改造施工队进入小区准备搭脚手架时,小区部分一楼住户因为自家院子里安装了顶篷,担忧工程队安装脚手架时会损坏顶篷,扬言到时不会让施工队将脚手架穿越自家的顶篷支撑在院子的地面上。

  要让这部分有“疙瘩”的居民解开心结,才能顺利地开展小区综合改造。

  解决此事的三大法宝:一是以宣传促知晓。在工程改造前,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会议,广泛宣传此项综合改造实事项目给社区居民带来的好处。二是以真情换理解。在此过程中,我提议社区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家里有顶篷的党员们带头让施工方进行施工,给心存疑虑的居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帮助他们做出合情合理的决定。三以沟通促落实。在施工结束时,居委会、业委会、物业邀请部分居民参与质量验收,让他们有主人翁的感觉,并要求施工队及时处理各类遗留问题,使改造工程真正做到实事办实,好事做好。

  当好班长 弹好“钢琴”

  五角场镇佳龙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顾亚丽

  作为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我深知自己是居民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在开展社区党建和居委各项工作中要集中大家的智慧,并善于挖掘每个人的长处,合理安排工作,最大限度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自2013年10月底成立了民情收集志愿者服务队后,我在按照既定的流程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感到对一些涉及面较广、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处理起来有较大的难度,必须依靠居民的集体智慧来解决,所以与班子成员商讨后,决定成立小区议事会。从2月份开始做准备,通过民主推荐、个别走访沟通、班子成员商定,最终确定了议事会成员为7名,均为中共党员,其中社区党员3名,在职党员1名,退休后组织关系在原单位的党员3名。4月2日召开了成立会议,确定了议事会名称为“佳龙花园家园自治议事会”,并明确了议事会的主要任务。通过民情收集志愿服务队和议事会这两个平台,去年以来小区在居家安全防范、路灯的改造、道路的整修、增设建筑垃圾箱房、拆除地桩锁缓解停车难等涉及居民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上都得到了圆满解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专题
   第04版:民生·社会
创新社会治理 夯实基层基础
杨浦时报专题03创新社会治理 夯实基层基础 2015-03-19 2 2015年03月1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