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区307名社区志愿者、101名中小学民防教师参与民防知识技能培训
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推进民防建设

  ■记者 周琳 文/摄

  本报讯 3月23日下午,2015年区政府实事项目——民防知识技能培训活动,在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启动。

  3月23日至27日,区民防办分三批组织全区101名中小学教师和307名社区民防志愿者,进行“集中组织、统一授课、理论学习、实践体验”的综合民防知识技能培训,以增强学校师生和社区民防志愿者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发生灾害时有序开展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组织活动前一定要做充分的风险预测;活动中如出现拥挤现象,应及时疏散人群……”3月24日下午,继学习社区民防规范化建设、应急避难场所使用管理规范等理论知识后,民防知识技能体验活动在大连路绿地国歌纪念广场举行,来自全区12个街道(镇)的307名社区民防志愿者,学习应急帐篷搭建、踩踏事故预防等应急实践知识。活动中,“背靠墙壁双肘护胸”、“蜷缩身体双肘护头”、“心肺复苏”等实用防踩踏应急防护措施,激发了志愿者们极大的学习兴趣。

  近年来,本区把民防教育纳入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德育教育、法制教育工作体系,围绕学校民防知识教育和民防法律法规教育,突出学校师生防护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普及,通过开展民防知识教育与技能训练,教会民防教师和学生正确使用防护器材,熟悉应急事故处置程序和方法,掌握灾害逃生和自救、互救本领,提高防护技能,为开展学校民防知识教育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此外,杨浦在全区12个街道(镇)、305个居委会建立民防工作小组,编制相关预案,设立消防、宣传、疏散引导等6个小组,为社区处置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和防灾减灾提供安全保障。另外,还利用“5·12防灾减灾日”、“9·18防空警报试鸣日”、“11·9消防日”等特殊日子,开展民防知识宣传和应急疏散逃生演练,提高居民群众防灾自救互救能力。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民防队伍建设,以‘战时应战、急时应急、平时服务’为目标,着力建设一支‘拉得出、打得响’的民防应急救援队伍,纳入政府应急救援管理体系,”区民防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培训是贯彻上海市政府、上海市民防办提出的“切实加强社区民防建设”的要求,落实社区民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建设的具体步骤,也是扎实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管理规范,增强社区民防志愿者和民防教师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应急处置、自救互救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通过强化专业训练,不断提升民防应急救援快速反应、快速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能力。”

  据悉,101名中小学教师的理论和实践培训活动,将于3月27日在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举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平凉之窗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家园
   第06版:文苑
   第07版:民生·社会
   第08版:焦点·图说
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推进民防建设
专家提醒:咳痰超两周需警惕
绿化养护专业指导进社区
定海启动“就业直通车”项目
环保部门采取措施促其关停
“大咖”为新人上“婚礼公开课”
杨浦时报要闻·综合02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推进民防建设 2015-03-26 2 2015年03月2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