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生·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儿媳照顾家人撑起一片天

  ■记者 陈玲 朱良城 文/摄

  百善孝为先,真要做到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记者获悉,在全国老龄办、民政部、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团中央、全国妇联和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七部门近日共同开展的第六届全国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中,本市有4人获选“全国孝亲敬老之星”,杨浦区江浦路街道辽二(1)居民区的何清荷名列其中。

  3月20日,记者走访了何清荷的家庭,走近年过六旬的何清荷,了解这个大家庭关于爱的坚守与担当的执着故事。

  突遇变故 盘店卖房救小叔

  何清荷与丈夫朱全高1983年结婚,婚姻生活幸福美好,公婆身体健康,丈夫的两个弟弟也都已经成家立业,单位还给他们分了一套位于浦东的两室一厅的住房,几年后,何清荷又生了个儿子,一家人的生活更是满足。

  1999年,丈夫因单位效益不好下岗后干起了小饭店,(下转第7版)  (上接第1版)凭着夫妻俩的辛勤努力,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家庭逐渐摆脱困苦走上正轨,好日子让人艳羡不已。可是好景不长,2002年,大叔子心脏病突发猝死,给了家里人沉重一击。第二年,全家人还未从大叔子的突然离世中恢复过来,小叔子又被查出肺癌晚期。

  全家人拿出了所有积蓄,但还是没法维持小叔子高昂的治疗费用,“每个月大概要花一两万,钱没了就得停药。”何清荷回忆说,当时公婆已经到了精神崩溃的边缘,她意识到,她和丈夫必须要站出来,要照顾好老人,要支撑起这个“家”。

  为全力抢救小叔子的生命,何清荷夫妻俩做出了一个令周边熟人震惊的决定:先是将生意兴隆的饭店转让,接着又将位于浦东的唯一一套住房出售。小叔子的病前后拖了近一年的时间,最终还是未能救活。有人说何清荷夫妻俩傻,落个人财两空,当记者问她是否后悔当初为小叔子所做的一切时,她说,“没想过会救不好,就想着不惜一切代价给他治病,让他好起来。”

  打击接二连三 公婆相继患病

  为了给小叔子治病,何清荷夫妇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当时还得供儿子读大学,无奈,夫妻二人只得搬去父母那里居住,靠给别人打工赚钱。可是上天仍然不眷顾这对善良的夫妻,公公婆婆的身体也出了问题,婆婆得了肾病,何清荷每天“开小灶”给婆婆换口味,不久,公公又得了糖尿病。丈夫朱全高要在外面打工挣钱很少顾得上家里,担子一下子全部压在了何清荷的身上,每天按时给两位老人做饭服药,定期带老人去医院看病就医。

  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顿饭都得分两次烧,何清荷坚持了十几年。婆婆去世后,何清荷的重心就放在了公公身上,这些年,老人生理反应变慢,有时会控制不住把小便弄在身上,她毫无怨言,每次都及时给老人换下洗干净。每当公公要去单位参加学习活动时,何清荷也总是陪伴着往返,老人家有时不免会闹些情绪,何清荷也从不放在心上,耐心予以劝慰。

  何清荷如今已年过六旬,家人的病痛占据了生命的一半。

  “进了一家门,就是一家人。”三十多年里,家人的病痛使一家人的日子步履维艰,三十多年来,她和爱人一起撑起了深受苦难打击的“家”。三十多年里,她不离不弃,为家人奉献了全部的精力与年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平凉之窗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家园
   第06版:文苑
   第07版:民生·社会
   第08版:焦点·图说
借“约会”之机 扒窃手机被刑拘
江浦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大会
图片新闻
杨浦有线电视中心节目预告
好儿媳照顾家人撑起一片天
快乐志愿 随手公益
招聘启事
杨浦时报民生·社会07好儿媳照顾家人撑起一片天 2015-03-26 2 2015年03月2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