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独爱美食
带鱼都是野生的

  ■楚君 文

  眼下大家在吃的上面,似乎都崇尚野生的。某次外出去吃东西,看到一东北烤鱼店的店招上赫然写着:宁吃野生鱼一两,不吃养殖鱼一斤。很明显,这是套用了一句俗语:“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桃一筐。”可见野生鱼是多么的吃香,而养殖鱼是多么的不待见。

  但当我上菜场买鱼,听鱼贩吆喝道“我的带鱼是野生的,要多好吃就有多好吃啊”,不觉哑然失笑。我曾在海上捕过鱼,知道带鱼作为一种深水海产,对水压等生存要求比较高,它们在被捕捞出水时已经死亡,而且鱼鳔也因压力关系而破裂。故至今带鱼养殖仍是一项技术空白。也就是说,带鱼都是野生的,哪里来的养殖带鱼啊?这位鱼贩的吆喝“乱话三千”,太雷人了。

  带鱼都是野生的,这不假。但要说吃口好,非东海带鱼莫属。东海带鱼(习惯叫法“东带”)生长于冷暖海水交汇的舟山渔场,饵料富饶。加之60~70米的水深,又恰到好处。因为水浅了,鱼肉失之于松;水深了,鱼肉失之于紧,如南海带鱼。故“东带”的丰腴鲜嫩,不能不说是得天独厚。由于一些国家如伊朗人不爱吃无鳞鱼,一般都出口到我们这儿。我们进口的还有泰国带鱼、印度带鱼等。但不晓得你注意到没有,不管哪一国的带鱼,在鱼贩们的口中,都是“东带”。看来还是“东带”有“卖点”啊。

  若要识别,也不难。“东带”与他国的带鱼相比较,如“印带”(印度带鱼)和“泰带”(泰国带鱼)等,其条子粗又长,银鳞澄澄亮,腹部无破损,可谓相貌堂堂。而“东带”的条子较瘦小,鳞光较暗,鱼腹已破,其貌不扬。倘若你以貌取鱼,买回的泰半不是“东带”,其鱼肉粗粝,真的不太好吃,“中看不中用”。

  “东带”一年四季都有,但以秋季的为最佳。当年我们上海渔船的渔工和机帆船的渔民,都将赶秋带鱼汛当作大事情。捕上来的秋带鱼肥硕温润,结实有弹性。用刀切成一段一段的,去头去尾后,清蒸。熟得淌油了,一块一块的雪白粉嫩,看着也叫人眼馋。筷子一挟,掀起上半块,鱼骨露出来,筷子一挑,去掉鱼骨,然后放心地吃。鱼肉入口即化,好吃,鲜激,又养胃。可以蘸着醋吃,也可以蘸着料酒吃——以前我们渔船上都是这样吃的,别有风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艺术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第08版:时报周末·公益广告
另一种叙事记忆:工人子弟(之五)
调头寸
带鱼都是野生的
水穷处云起时
春游杭州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文苑07带鱼都是野生的 2015-05-23 2 2015年05月2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