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城事·三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燕子”西南飞“春色”湄潭来
——记国和小学党员校长倪晓燕
■记者张维维摄

  倪晓燕是杨浦区国和小学的校长,学校的师生都亲切地称呼她“燕子”。为了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了上海、杨浦对口贵州遵义的“教育扶持”,倪晓燕毅然决定报名赴贵州遵义支教。她的出发点很简单:追求教育梦想,实现人生价值,传递杨浦精神,提升专业素养。她的心愿得到上级领导和家庭的大力支持,于是,“燕子”向祖国的西南飞去,一飞就是一整年。

  动力:追逐教育好梦想

  按理说,参加支教的大多是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燕子”已经是位年近五十的小学校长,工作、家庭都需要照顾,谁都没料到她会报名支教活动。但在倪晓燕看来,此次报名支教,只不过是她用行动印证自己始终追寻的教育梦想而已。她说:“这次报名支教,我肩负着光荣使命,代表的是杨浦教师的形象。我要充分展示杨浦教育的精、气、神,全身心地投入支教工作,踏踏实实地做好援黔支教的各项任务,为杨浦教育增光添彩。作为一名党员,我有追逐教育理想的激情,也有乐于奉献的精神,更做好了艰苦生活的思想准备。我愿意与那里领导、师生同学习,共进步。”事实上,她在贵州遵义湄潭第四小学支教的一年里,扎扎实实地提升了学校的教育管理水平,也为杨浦区教育局三年支教活动“铺好路、搭好桥”,为两地的教学相长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能力:湄潭支教添春色

  “燕子”是勤勉的。在支教的一年中,她挂职贵州遵义湄潭四小的副校长,总是积极参加校园的各项教学、管理活动,将上海杨浦的先进教育管理理念逐步融入当地的教学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地教育的思维方式与教学模式。

  作为一名资深教师,倪晓燕把上海杨浦的教学精华融会贯通于湄潭四小的教学工作。在一段时间的听课调研、小型座谈之后,她和学校商量,选择语文组的教研活动为“突破口”,拓展语文教学的探索之路,为全校教研组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通过新形式的“教学法”、新方式的“朗读法”、新模式的“交流法”、新研修的“好方法”等,促进学校教学水平的提升。她还主动参与了《湄潭四小特色学校创建规划》的制定,牵头编写了《交通安全伴我行》、《生活与安全》等低、中、高年级教材,并接受了省级对湄潭四小关于“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专题督查,得到各级领导和同行的广泛好评。

  作为一名学校管理人,倪晓燕刚到贵州便马不停蹄地开展调研,先后参加了浙大小学、高山完小、东南逸夫小学、核桃坝小学、杨家坪小学等学校的教育管理和学校教学研讨活动,主动融入当地的教师队伍,与近70人次的教师、学生进行了个别交流,全面掌握了挂职学校的内部管理、教育教学等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对存在的不足制定了整改方案。她狠抓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包括中层以上干部考核制、一线教师聘任制、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行政人员的上下班制度等,起草了《湄潭四小干部工作准则(建议稿)》等制度规范,组织当地教师开展了“需求——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等数场专题大讨论,并通过报告会、专题讲座、业务交流等形式,介绍杨浦的先进教育经验,提升当地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同时,作为杨浦支教活动的“急先锋”,倪晓燕还积极参与了《杨浦支教帮扶三年行动计划》的起草,并安排、接待了杨浦区骨干教师讲师团、上海理工附小来湄潭指导教育教学活动。她还二次带队贵州遵义的教师同行到上海杨浦来学习、参观、考察,让贵州的教师们充分感受上海教育综合改革中的时代风貌,在上海与贵州之间架设了一座“教育彩虹桥”。

  定力:鲜明家国真情怀

  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常常讲究“家国情怀”,家国不分离,有国才有家。“燕子”的心中,始终装着这股“家国情怀”。刚开始支教那会儿,她对贵州的生活很不适应,云贵高原难得看见阳光,空气十分潮湿,餐餐都要吃辣椒,这让不爱吃辣椒的倪晓燕傻了眼。可她硬是克服困难,咬牙坚持,战胜自我,一年后居然从“不吃辣”变成了“怕不辣”。她的女儿正在读高二,正需要母亲的关照,她忍着思念和担心,硬起心肠让自己的先生多照顾;她的母亲生病,需要做女儿的照顾,她依然忍着,请姐姐多担当,让父亲多支持;她的家庭需要料理,可她还是忍着,专心忙着支教的事,等到深夜才通过网络视频与家人通话……并不是倪晓燕忘记了温馨的家庭、可爱的女儿、慈祥的母亲,只是作为一名党员,自己的肩上还有支教的重担,在她的心中,除了有女儿、母亲、家庭外,还有一个教育的梦想。一时的离别,展现的是一份“超越小我”的人生境界。

  转眼间,一年的支教时间已满,湄潭电视台专程来到学校进行了采访,遵义市教育局给予她和她的伙伴们“优秀团队”、“优秀教师”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当倪晓燕即将踏上归途时,那里的老师和学生都依依不舍,有的热泪盈眶,有的细语叮嘱,更多的还是感谢和祝福……

  回到国和小学,倪晓燕向大家讲述这段经历时,她骄傲地说:“人生要有一段精彩的传奇。支教一年,虽然有苦、有累,但的确很难忘,也很值得。作为一名党员,我无怨无悔。”

  ■祖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专题·档案
   第07版:生活·资讯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三方合作携手关爱生命
图片新闻
了解国歌历史传承爱国精神
履行好对社会组织监管职责
“燕子”西南飞“春色”湄潭来
杨浦时报城事·三区03“燕子”西南飞“春色”湄潭来 2015-05-26 2 2015年05月26日 星期二